对科学的技术理解——评段伟文《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对科学的技术理解——评段伟文《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科学 技术哲学 目的因 社会建构 现代科学 思想实验 拉图尔 整体论方法 还原论 思维转换
【摘要】:正在2014年冬天召开的第15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上,段伟文将其近著《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简称《反思》)赠我,并命我做一书评。《反思》一书虽然冠以"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的副标题,但从其实际的叙事来看,它实际上是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反思。一旦这样来看待该书,就会令人想到近年来学界对科学哲学的思想演化取向所做的概括和研究。这类研究多是相对于正统科学哲学,赋予当代
【作者单位】: 广州行政学院;
【关键词】: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目的因;社会建构;现代科学;思想实验;拉图尔;整体论方法;还原论;思维转换;
【分类号】:G301-5
【正文快照】: 在2014年冬天召开的第15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上,段伟文将其近著《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简称《反思》)赠我,并命我做一书评。《反思》一书虽然冠以“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的副标题,但从其实际的叙事来看,它实际上是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反思。一旦这样来看待该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伟文;;从追逐科学到反思科技:近30年中国科技哲学之理路述略[J];江海学刊;2008年05期
2 段伟文;基于现代性反思的技术伦理考量[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段伟文;;科技伦理:从理论框架到实践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8期
5 段伟文;;科学方法的整体论嬗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03期
7 段伟文;;从科学活动论到对科学的审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段伟文;;科技哲学的进路重整与时代观照[J];哲学动态;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 段伟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段伟文;[N];光明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孟彦文;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刘在泉;;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论海德格尔诺曼底演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罗显克;;诗与思:存在的道说和倾听——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佟大伟;吕莎;;新整体论的含义及其特征探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文刚;;“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8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鼎;何辉;;还原设计本色——“绿色”视野中的设计困惑与超越[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云平;农村新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王菲;摄影:技术、艺术与文化[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7 黄慧丽;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宝峰;庄子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椿,段伟文;科技时代伦理问题的新向度[J];新视野;2000年01期
2 许良英;;反对组织对所谓“物理学研究中的唯心论”的大批判[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06期
3 刘盛际;切莫殷勤过分——从B·M·凯德洛夫《列宁与科学革命》一书谈起[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05期
4 龚育之;不完全是题外的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06期
5 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8期
6 刘大椿;科学方法论:问题和趋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7 朱葆伟;技术哲学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1年06期
8 郭贵春,成素梅;也论科学哲学研究的方向——兼与吴彤教授商榷[J];哲学动态;2003年12期
9 吴国盛;把握宇宙的两种规范之争[J];哲学研究;1986年12期
10 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J];哲学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东海;唐永进;;密切注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当代科学发展“一体化”讨论会述评[J];科学·经济·社会;1985年04期
2 方锦清;;探索复杂性现象的奥秘——当代科学中一个共同的挑战性课题[J];中国软科学;1987年03期
3 张汉如;当代科学与创造的六个专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03期
4 郑士贵;当代科学的前沿及发展趋势[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12期
5 朱桂龙,杨永福,海峰;科学交叉在当代科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导报;1997年05期
6 张斌;浅论当代科学的发展特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第二届中国当代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首轮通知[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02期
8 ;什么是科学[J];情报知识;1985年03期
9 郭小林;;科技进步是人类解放的重要前提——关于当代科学的沉思[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7年05期
10 何发成;谈谈科学研究协作的创造性功能[J];兽医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玉君;武友德;;试论地理学的现代价值及其基本根据[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刘曾荣;陈骏;;复杂系统中复杂行为起源的一种探讨[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董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二十一世纪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家祥;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5年
2 刘华杰;实验室居民新画像[N];南方周末;2005年
3 江晓原;当代科学争议中四个原则问题[N];上海科技报;2013年
4 吴国元;建设创新型机关[N];人民武警;2004年
5 李政道;21世纪物理的前景——当代科学的重大问题[N];科技日报;2001年
6 马惠娣;邓小平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孙 超;中医科学性评价应有的视角[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传优;当代科学与宗教融合论述评[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丽君;当代科学与宗教的对话及其哲学反思[D];西北大学;2009年
3 魏凤杰;当代科学哲学的实践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王中阳;计算改变科学[D];东华大学;2007年
5 杨世民;夸美纽斯的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温福英;评库恩学说及其在当代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9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8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