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蒯因论科学假说

发布时间:2017-08-20 23:21

  本文关键词:蒯因论科学假说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假说 蒯因 假说——演绎法 预测 解释


【摘要】:蒯因认为科学假说是就是猜测,有时是开明的猜测。他对科学假说的定义是建立在抛弃证明主义和摒弃科学确实性的理想之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家试图证明科学是可以通过某种办法必然得出的,从而使科学具有确实性。然而,他们的努力在方法上是循环论证(因为他们都在论证的过程中都运用着科学的成果),在理论上,休谟和哥德尔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幻想。国内学者提出的区分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的观点也是建立在证明主义和确实性的理想之上的,但他们混淆了科学假说与我们对科学假说的态度。证明主义的失败和科学确实性的理想的破灭告诉我们科学只是试探性的、可错的工程,科学的成果都是猜测性的,都是科学假说。蒯因认为,科学假说无法得到必然的证明而对它的检验也不是简单的证实或者证伪,而是整体主义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个科学假说与其背景假说和信念的合取所蕴含的观察范畴句是否与观察结果相符合来暂时确认或者反驳该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有好坏之分,蒯因着重提出了合理的,也就是开明的科学假说所应具有的六大特征,它们分别是:保守性——不与已有的科学假说相冲突;谦和性——平凡、不离奇;概括性——运用范围广;精确性——采用了定量化研究以及对术语进行再定义;可证伪性——我们为了接受该科学假说所付出的代价的越大,可证伪的程度越高和简单性。对于简单性特征,蒯因分别从策略性、方法论的角度和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从自然机制和真理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具有简单性的科学假说是更加合理的,也更有可能是正确的。此外,蒯因还论述了这六大特征之间的关系。 科学假说有着两个重要的功能:解释与预测。我们运用科学假说来进行解释和预测与我们对科学假说进行检验的机制是相同的,即假说——演绎法。我们首先依据对现象的观察结果构想出某个科学假说,然后从这个科学假说与我们的背景假说、信念的合取中演绎出观察范畴句,如果这些观察范畴句与观察结果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运用科学假说进行了有效地解释或者预测,同时该科学假说也经受住了检验。蒯因还批判了特设性假说、挽救其他假说而提出的假说、匆忙概括等不合理的假说,并提出了两个预防措施。 文章最后运用蒯因有关科学假说的思想分析、评价了海王星的发现和狭义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的众多科学假说。
【关键词】:科学假说 蒯因 假说——演绎法 预测 解释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1
  • 第一章 科学假说的定义11-20
  • 一、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11-13
  • 二、彻底的可错论13-17
  • 三、蒯因对科学假说的定义17
  • 四、科学假说与观察的关系17-20
  • 第二章 合理的科学假说具有的六大特征20-33
  • 一、保守性20-22
  • 二、谦和性22-23
  • 三、概括性23
  • 四、精确性23-24
  • 五、可证伪性24-25
  • 六、简单性25-30
  • 七、六大特征之间的关系30-33
  • (一) 简单性与保守性之间的关系30-31
  • (二) 简单性与谦和性之间的关系31
  • (三) 谦和性与保守性之间的关系31
  • (四) 精确性与概括性之间的关系31-33
  • 第三章 科学假说的功能与不合理的假说33-45
  • 一、科学假说的功能33-41
  • (一) 预测33-36
  • (二) 解释36-40
  • (三) 科学假说的功能与科学假说的检验40-41
  • 二、几种不合理的假说41-45
  • (一) 特设性假说41-42
  • (二) 挽救其他假说而提出的假说42-43
  • (三) 匆忙概括43-44
  • (四) 其他不合理的假说和防范措施44-45
  • 第四章 科学假说案例分析45-52
  • 一、海王星的发现:保守性的作用45-47
  • (一) 天王星的摄动与海王星的发现45-46
  • (二) 保守性的巨大作用46-47
  • 二、狭义相对论:一个牺牲保守性以获得简单性的光辉范例47-52
  • (一)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与以太假说47-49
  • (二) 洛仑兹的拯救方案49
  • (三)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与时空观的剧变49-50
  • (四) 狭义相对论的简单性与保守性50-52
  • 第五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根龙;徐焕章;;货币空间价值研究方法刍议[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仁法;;社会科学假说的形式——假论[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欧阳兵;王鹏;滕佳林;商庆新;王振国;;中药四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及其论证[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3 陈波;;蒯因的逻辑哲学[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4 陈树芳;;运用科学假说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5 孙煜;;从科学史看假说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作用[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6 张维真;;论“蒯因的教条”——关于逻辑常项与逻辑真[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7 张利芳;文海鸿;;论逻辑真理及蒯因对分析性和必然性的责难[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关老健;;一种论述方式的变革[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书讯[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10 周h"乔;;描述、诠释与外在主义[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宇;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2 季光安;红梅;如何在中药新药试验中建立科学假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凤冈县科教局 杨昌敏;论科学精神[N];遵义日报;2011年

4 江怡;从蒯因的观点看[N];光明日报;2007年

5 李艳辉;阅读蒯因:唤起对论理的热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胡佳虹;“不敢想”束缚创新[N];人民日报;2006年

7 王路;蒯因:一个纯粹的哲学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乔明琦 张惠云 胡春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陈雨振 殷镜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通讯员 花淑芳;43个课题通过评审准予立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邱仁宗;信任与责任[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伟;蒯因认识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刚;科学认知规范的理论及其基本问题[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5 王辉;中国大陆地震应变场研究与青藏活动地块区运动学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孙波;补肾化瘀法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益;蒯因论科学假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海明;科学假说探析[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帅;外延、刺激与经验[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金波;蒯因论归纳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国浩;蒯因本体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张水;蒯因整体论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永刚;蒯因真理观及其理论意义[D];西南大学;2008年

9 邸凯辉;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10 沙世蕤;科学假说的系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9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09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