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科研组织知识共享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科研组织知识共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义网 物质载体网络 人际关系网络 超网络 知识共享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组织知识管理也成为组织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在组织知识管理的议题中,如何促进组织的知识共享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知识共享对知识创造、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组织知识实质上是一个知识系统。组织知识管理不仅涉及组织的知识对象,还涉及作为知识载体和知识主体的人以及作为知识载体的物质载体。知识与知识之间、人与人之间、物质载体与物质载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联系,特别是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体系。因此如何正确的描述组织知识系统,即用什么样的模型来描述以及如何建模成为组织知识管理的首要问题。 针对组织知识系统的上述特点,,以科研组织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以及语义相似度算法,构建了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利用该网络工具,可从知识元的层次,了解科研组织的知识存量。 其次,通过基于加权语义网模型的算法构建了物质载体网络。利用该网络工具,可从知识领域层次分析科研组织的研究现状。 然后,提出从科研人员的正式组织关系与非正式组织关系两个维度对人际关系强度进行测量,构建了科研组织人际关系网络。利用该网络工具,可深入分析科研组织的人际关系现状。 接着,建立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物质载体网络以及组织人际关系网络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构建了组织知识共享的加权超网络模型。其中,在构建物质载体-人员超网络时,提出映射强度的概念。利用两节点的超网络可对科研组织进行更为深入、客观、定量的分析。 最后,利用加权超网络对科研组织的知识共享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知识共享的定量化指标,可分析科研组织知识共享的现状。构建组织绩效指标,可探究科研组织中知识共享与人际关系强度、人员绩效的关系。 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加权超网络以及各个子网络具有客观、可视化、定量等特点,为知识共享的定量研究以及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工具。
【关键词】:语义网 物质载体网络 人际关系网络 超网络 知识共享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02;G3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问题的提出11-12
- 1.1.3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21
- 1.2.1 知识共享的研究综述13-15
- 1.2.2 复杂网络的研究综述15-17
- 1.2.3 超网络的研究综述17-21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21-22
- 1.3.1 研究目标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1.4 本文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22-25
- 1.4.1 创新之处22
- 1.4.2 技术路线22-25
- 第二章 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模型及构建方法25-30
- 2.1 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表示模型25
- 2.2 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构建方法25-27
- 2.2.1 组织知识元特征项的选择25-26
- 2.2.2 组织知识元权值计算26
- 2.2.3 组织知识元语义相似度计算26-27
- 2.3 实例验证及应用27-29
- 2.3.1 实验步骤27-28
- 2.3.2 实验应用分析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物质载体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30-35
- 3.1 物质载体网络表示模型30
- 3.2 物质载体网络构建方法30-31
- 3.2.1 物质载体权值计算30
- 3.2.2 物质载体内容相似度计算30-31
- 3.3 实例验证及应用31-34
- 3.3.1 实验步骤31-32
- 3.3.2 实验应用分析32-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组织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35-42
- 4.1 组织人际关系网络表示模型35
- 4.2 组织人际关系网络构建方法35-38
- 4.2.1 正式组织关系度量36-37
- 4.2.2 非正式组织关系度量37-38
- 4.2.3 组织人际关系强度度量38
- 4.3 实例验证及应用38-41
- 4.3.1 实验步骤38-40
- 4.3.2 实验应用分析40-41
- 4.4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组织知识共享的加权超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42-50
- 5.1 组织知识共享的加权超网络构建方法42-44
- 5.1.1 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与物质载体网络的映射关系42
- 5.1.2 物质载体网络与组织人际关系网络的映射关系42-43
- 5.1.3 组织人际关系网络与组织知识加权语义网的映射关系43-44
- 5.2 组织知识共享的加权超网络表示模型44
- 5.3 实例验证及应用44-48
- 5.3.1 实验步骤44-47
- 5.3.2 实验应用分析47-48
- 5.4 本章小结48-50
- 第六章 基于加权超网络模型的科研组织知识共享应用分析50-60
- 6.1 科研组织知识共享指标构建50-51
- 6.1.1 知识元共享度定义50
- 6.1.2 组织人员间的知识共享度定义50
- 6.1.3 组织知识共享度定义50-51
- 6.2 科研组织绩效指标构建51-52
- 6.2.1 科研组织人员绩效定义51-52
- 6.2.2 科研组织绩效定义52
- 6.3 科研组织知识共享分析52-59
- 6.3.1 科研组织知识共享现状的分析53-55
- 6.3.2 科研组织知识共享的相关因素分析55-59
- 6.4 本章小结59-60
- 总结与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69
- 附件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溢;丁优;熊安萍;王化晶;;一种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相似度改进计算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辉;邵良杉;;Web文本分类中特征项权重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02期
3 谢翠香;;基于改进向量空间模型的学术论文相似性辨别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9期
4 张成洪,严正,宋亮;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框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5 王众托;王志平;;超网络初探[J];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6 应力,钱省三;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方式与机制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王众托;;关于超网络的一点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张浩;谢飞;;基于语义关联的文本分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9 战培志,廖文和;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建模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10 焦锦淼,夏新平;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学习有效方式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洋;组织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超网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孔祥星;复杂网络与PERT网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1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