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在华专利布局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24 16:15
本文关键词:日、美在华专利布局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专利布局 专利战略 专利计量分析 美国 日本
【摘要】:由于知识产权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将其作为实现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基本上形成了以专利战略为龙头,辅之以商业秘密战略、商标战略、版权战略等一体化知识产权战略的进攻模式。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晚,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远未体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日本、美国专利申请件数一直保持世界前二的优势位置,并在全球PCT专利国际申请排名中也保持明显优势,多年稳居世界前二位。同时来华申请专利的国家中,日本、美国的申请总量排名一直位列前二,且与位居前列的其他国家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差距悬殊,所有这些都表明日本和美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他们所走的道路和取得经验,特别是他们凭借专利优势的市场竞争能力对我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样板。本文通过中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日本、美国自1985年以来所有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并公布的专利文本数据,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从专利数量、专利类型、IPC技术主题分布、专利法律状态及专利权人等角度,对日、美在华专利的布局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真实的数据规律准确把握日、美的知识产权战略,以期提出我国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借鉴对策。 通过本文的系统分析,事实数据表明,日、美在华专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主要以发明专利为主,专利权有效期维持周期长,专利质量较高。同时专利技术向高新技术领域高度集中,研发主题紧贴市场需求。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1、日、美在世界的专利申请非常庞大,全部获得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不同国家或专利机构发布的数据的差异也会使数据的后续处理难以操作,继而使分析不能顺利进行。本文选择日、美在华申请专利为分析数据样本,既解决了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困难,且得到的分析结论对我国现阶段具有更强的借鉴作用; 2、通过中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权利人地址”或“国省代码”字段中出现“日本”或“美国”的专利数据全部下载,下载后再进行准确筛选,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完整; 3、论文在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的方法分析日、美两国的知识产权政策的特点,分析更具实证性。同时企业与国家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把国家层面的分析与企业层面的分析相结合,克服了单独论证的局限性。
【关键词】:专利布局 专利战略 专利计量分析 美国 日本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2 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综述10-18
- 1.2.1 国外知识产权政策综述10-15
- 1.2.2 专利计量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3 论文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18-20
- 1.3.1 论文的工作内容18-19
- 1.3.2 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日、美在华专利申请状况总体分析20-28
- 2.1 数据来源20
- 2.2 日、美在华申请专利总量分析20-22
- 2.3 日、美在华专利类型分析22-26
- 2.4 小结26-28
- 第三章 日、美在华申请专利技术主题分布状况28-56
- 3.1 日、美在华发明专利的IPC 各部情况分析28-55
- 3.1.1 A 部:人类生活需要29-33
- 3.1.2 B 部:作业、运输33-37
- 3.1.3 C 部:化学、冶金37-41
- 3.1.4 D 部:纺织、造纸41-42
- 3.1.5 E 部:固定建筑物42-44
- 3.1.6 F 部:机械工程44-48
- 3.1.7 G 部:物理48-52
- 3.1.8 H 部:电学52-55
- 3.2 小结55-56
- 第四章 日、美两国在华发明专利的法律状态分析56-63
- 4.1 日、美两国在华申请发明专利的授权情况分析56-57
- 4.2 日、美在华发明专利权的终止情况57-59
- 4.3 日、美两国发明专利权的维持时间59-61
- 4.3.1 已终止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的维持时间60-61
- 4.3.2 有效发明专利的维持时间61
- 4.4 小结61-63
- 第五章 日、美在华专利权人分析63-69
- 5.1 日、美在华专利权人总体分析63-65
- 5.2 四家跨国公司的在华专利布局65-67
- 5.2.1 在华发明专利数量分析65-66
- 5.2.2 在华发明专利法律状态分析66-67
- 5.3 小结67-6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9-71
- 6.1 研究结论69-70
- 6.2 工作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兵兵;刘云;刘文澜;谭龙;;中国与G8国家专利发展现状比较与建议[J];科技与经济;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732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3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