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的个体特征对其诚信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科研人员的个体特征对其诚信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构建行为选择模型,依托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以获得实验数据,然后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科研人员的个体特征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对诚信科研人员数量均值有显著的正向交互影响,对诚信科研人员数量标准差有显著的负向交互影响;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都处在最高水平时,科研人员选择诚信行为的概率并不是最高;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科研人员 个体特征 诚信行为 交互影响
【基金】:国家教育社科基金项目“创新科研团队诚信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EFA100375) 江苏高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人员诚信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12SJB630037)
【分类号】:G301
【正文快照】: 1研究文献综述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以追求科学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为崇高目标,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科研不讲诚信和诚信缺失现象却时有发生,科研诚信问题已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1]。丁肇中[2]认为基础研究工作的原始动力是好奇心,而不是出自于经济利益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海群;从人性立场和知识资本理论透视知识工作者内涵及其二重性特征[J];经济师;2000年12期
2 熊新正;胡恩华;修立军;单红梅;;科研诚信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3 陈晓玲;;国外创造力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6期
4 程文;张国梁;;高级研究人员自我激励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6期
5 孙锐;陈国权;;知识工作、知识团队、知识工作者及其有效管理途径——来自德鲁克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2期
6 杨光;科研过程质量控制的原理、程序和方法[J];科研管理;2000年03期
7 房卫东;张为;纪虹;汤羿;熊勇;;面向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整合管理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5期
8 单红梅;熊新正;胡恩华;修立军;;科研人员个体特征对其诚信行为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2期
9 郑志瑛;对学术腐败的经济学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年03期
10 丁肇中;论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秀通,潘源;全球化与本土化——论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新世纪突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赵开慧;;基于知识创造理论的图书馆员知识整合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3 胡秉飞;陈洋;张春亮;;军品包装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及质量管理探析[J];包装工程;2007年05期
4 刘文;李明;;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新进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5 赵宏林;;企业知识员工的激励模型及模糊评价探讨[J];发展;2011年12期
6 齐义山;;知识员工绩效考评的发展方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0期
7 杜海峰;张楠;牛静坤;朱正威;;群体性事件中的集群行为——一个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框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8 丁翔;陈永泰;盛昭瀚;;基于计算实验的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J];系统工程;2014年11期
9 高羽;;试论创造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10 刘思峰,陈可嘉,詹世平,冯步云;江苏省科技经费配置结构与使用效率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思峰;陈可嘉;;我国科技经费配置结构与使用效率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何有琴;刘岩;马鲁豫;林玲;;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及其发展对策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3 王磊;许萍;;两种工业技术研究院研发项目成功关键因素对比分析[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丽;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纪延光;基础研究类R&D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谢心灵;团队协同的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胡红亮;学术著作可信度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吴淑芳;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孔德议;基于组织承诺的民营企业知识型人才绩效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9 刘小峰;基于计算实验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江建宇;共享腹地港口群集疏运系统智能体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类型倾向的特征及与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游慧彬;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聂玉玲;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庞彪;非经济性报酬激励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冯金明;企业知识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晓明;A研究所地铁屏蔽门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D];郑州大学;2011年
7 宋U喢,
本文编号:743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4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