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的传播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5:05

  本文关键词:“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的传播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建五局 科学管理 管理要素 科学管理传播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但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2012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分析其影响因素,除了建筑业从业门槛低、工业化程度不高、各项新技术应用不足等原因以外,建筑工程企业战略决策管理欠缺、人力资源管理薄弱、生产过程中的组织水平不高、企业文化建设不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内外信息传播的不通畅是其根本原因。 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范例,10年的时间,中建五局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念基础之上的科学管理体系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中建五局立足于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国有大型建筑工程企业的十年实践,渐渐形成了以“发展战略管理要素、人力资源管理要素、项目管理要素和企业文化管理要素”为内容的科学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建五局将这一科学管理体系的内容和知识在企业内外传播,并在社会上扩散,成为现代国有企业科学管理的典范。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的传播可分为三个层次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是“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的组织传播通过企业内外一系列的传播方式进行,如组织内的书面文件、印刷品、会议、网上办公系统,组织外的公关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以及国家级工法制定等方式,渐渐形成了向下传播机制,水平传播机制、向上传播机制三个稳定的人际传播机制,体现了组织传播主体的独特性、组织传播行为的强制性、组织传播方式多样性三个特点; 二是“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人际传播的功能是多元的,满足了企业员工信息获取的需要、人际关系建立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网络交流等方式来进行传播,其人际传播具有高频率互动、简单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较强的“建筑情景”传播等特点; 三是“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的媒介传播对于树立企业形象、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至关重要,中建五局通过四个基本手段使企业媒介传播活动畅通无阻,扩大了企业在社会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建五局 科学管理 管理要素 科学管理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G3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插图索引11-12
  • 插表索引12-13
  • 第1章 绪论13-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3-14
  • 1.1.1 选题背景13-14
  • 1.1.2 选题意义14
  • 1.2 文献综述14-17
  • 1.2.1 关于“中建五局”的研究14-16
  • 1.2.2 关于“科学管理”研究16-17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7-19
  • 1.3.1 研究思路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研究内容18-19
  • 第2章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与模式19-28
  • 2.1 有关科学管理的概念19-22
  • 2.1.1 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19
  • 2.1.2 科学管理溯源19-21
  • 2.1.3 企业的科学管理21-22
  • 2.2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环境22-23
  • 2.2.1 宏观环境特点22
  • 2.2.2 微观环境特点22-23
  • 2.3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体系的模式与构建要素23-28
  • 2.3.1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体系模式24
  • 2.3.2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体系构建的各要素24-28
  • 第3章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组织传播28-44
  • 3.1 科学管理的组织传播环境28-32
  • 3.1.1 科学管理组织传播的内环境29-30
  • 3.1.2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组织传播的外环境30-32
  • 3.2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组织传播的机制32-35
  • 3.2.1 向上传播机制33
  • 3.2.2 水平传播机制33-34
  • 3.2.3 向下传播机制34-35
  • 3.3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组织传播的形式35-42
  • 3.3.1 组织内传播形式35-40
  • 3.3.2 组织外传播形式40-42
  • 3.3.3 组织传播的其它形式42
  • 3.4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组织传播的特点42-44
  • 3.4.1 组织传播主体的独特性43
  • 3.4.2 组织传播行为的强制性43
  • 3.4.3 组织传播方式的多样性43-44
  • 第4章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人际传播44-52
  • 4.1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人际传播的动因44-46
  • 4.1.1 信息获取的需要44-45
  • 4.1.2 人际关系建立的需要45
  • 4.1.3 自我发展的需要45-46
  • 4.2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的建立46-47
  • 4.3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人际传播的特点47-49
  • 4.3.1 高频率互动的特点47-48
  • 4.3.2 简单稳定的人际关系48
  • 4.3.3 较强的“建筑情景”传播特色48-49
  • 4.4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人际传播方式49-52
  • 4.4.1 面对面交流49-50
  • 4.4.2 电话、视频交流50-51
  • 4.4.3 网络、新媒体人际传播51-52
  • 第5章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的媒介传播52-61
  • 5.1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媒介传播的要素52-57
  • 5.1.1 传播主体的唯一性和多元性52-53
  • 5.1.2 传播内容的独特性和包容性53-55
  • 5.1.3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55-56
  • 5.1.4 传播受众的指向性和可变性56-57
  • 5.1.5 传播效果的可控性与制约性57
  • 5.2 “中建五局”科学管理媒介传播的基本手段57-61
  • 5.2.1 新闻宣传57-59
  • 5.2.2 广告宣传59
  • 5.2.3 市场推广59
  • 5.2.4 事件营销59-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67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主要新闻作品目录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河宁;;组织传播中的消极权力及其表现形式[J];今传媒;2010年10期

2 胡河宁;;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古典理论学派[J];今传媒;2010年11期

3 胡河宁;;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行为科学学派[J];今传媒;2011年01期

4 胡河宁;;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批判学派[J];今传媒;2011年02期

5 胡河宁;;企业领导者的组织传播管理行为模型[J];今传媒;2011年04期

6 李培挺;张守连;;破“科学管理”,立“管理哲学”——“科学管理”背景下谢尔登管理哲学基本定位初探[J];管理学报;2011年10期

7 胡河宁;江珂;;美国组织传播20年研究述评[J];今传媒;2010年09期

8 郭继强;郭亚妮;;论新一轮的科学管理革命[J];甘肃科技;2010年23期

9 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0期

10 王树棠;浅议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744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44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