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创建的社会因素及影响机制分析——以前国立中央研究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科研机构创建的社会因素及影响机制分析——以前国立中央研究院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研究院 蔡元培 职业科学家群体 西学东渐 科学救国思潮
【摘要】:作为当年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的成立被视为国家性自主研究的发端,标志着中国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始,同时说明了中国社会对源自西方近代科学的最终接纳。从历史与境主义观点看,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职业科学家群体的出现、蔡元培的领衔、政治结盟、国家建设的需求、科学救国思潮以及民族精神等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因素的耦合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提供了契机,自此以后,中国的科学事业迈进了体制化进程。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中央研究院 蔡元培 职业科学家群体 西学东渐 科学救国思潮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张力”(GD14HZX01)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民国时期科技人才培养省察(2012JK153)” 广东医学院博士科研项目“科学共同体向度的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1949(XB1346)”
【分类号】:G322.2
【正文快照】: 作为现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位一体的前身,国立中央研究院(下简称中研院,1928-1949)是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聚集了众多一流学者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了开拓研究且成就卓越,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顶尖学者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秋妹;李石曾[J];民国档案;1996年01期
2 许步曾;;爱因斯坦的两度访沪[J];上海档案工作;1991年05期
3 林聚任;刘翠霞;;国内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J];科学与社会;2011年04期
4 邱龙虎;;科学与政治的联袂与博弈——国立中央研究院两任院长的考察[J];科学与管理;2013年03期
5 关爱和;梁启超与近代文学启蒙[J];史学月刊;1999年02期
6 林文照;;北平研究院历史概述[J];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01期
7 袁振东;;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辰;;丁文江编辑旧事[J];出版史料;2006年04期
2 魏善玲;;留学生与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1949)[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九辰;中国近代地质学学术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年06期
4 李益顺;;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戊戌维新思想文化研究述评——纪念戊戌维新运动一百一十周年[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1期
5 叶飞;;科学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轨迹及其教育影响[J];教育导刊;2013年04期
6 李志学;;一战期间法国募雇华工始末[J];暨南史学;2014年00期
7 石凤珍;双重遗产——从现代性的视角反思胡适白话新诗主张的发生与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侯杰,林绪武;省思与超越——近十年来梁启超研究之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9 张培富;夏文华;;国家科研机构与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以80年来对中央研究院研究之状况与进路为考察内容[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朱华;;论丁文江科学救国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曲铁华;马艳芬;;论丁文江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红燕;;一代宗师丁文江[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瑞升;;徐霞客和丁文江,中国地学文化史上的两座丰碑[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4 宋广波;;丁文江科学思想研究论纲[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黄勇生;进化论思想与晚清、五四的文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跃敏;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金洪大;中、韩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轩;儒家文化与晚清新小说的兴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峰;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梁媛;论梁启超的新闻人才观[D];湖南大学;2002年
4 郁敏;晚清诗论现代性问题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5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季国良;民国科学家的人文关怀[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于牧;民国自然科学与民族主义[D];武汉大学;2005年
8 余剑伟;李石曾文化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袁;统制与计划:以中国钢铁业为个案(1930’S—1950’S)[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杨鹏;近代中国人种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聚任;论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性别分化[J];开放时代;2003年03期
2 徐梦秋;欧阳锋;;科学中的规范与反规范——默顿学派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丰富和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2期
3 鲍健强;苗阳;;论后学院时代的科学奖励系统——超越默顿范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4期
4 盛华根;;基于论文产出的我国STS机构研究与发展评析:1994—2007[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7期
5 林聚任;论中国科学界的性别分化与性别隔离[J];科学学研究;2000年01期
6 尚智丛;;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年龄特征[J];科学学研究;2007年02期
7 姚莉萍;曹南燕;;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利益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6期
8 杨锋;梁棵;苟清龙;凌六一;;同行评议制度缺陷的根源及完善机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3期
9 赵兰香;李乐旋;;女性主观偏好对我国科技界性别分层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年06期
10 林啸宇;;社会承认与科研生产率年龄分布[J];科学学研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明;邱龙虎;;国立中央研究院创建之先声[J];科技视界;2013年19期
2 夷声,歆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与管理(1928-1949)[J];科学学研究;1985年02期
3 邱龙虎;辜美惜;;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之钩沉——读《从蔡元培到胡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邱龙虎;;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农学科研(1928-1949)[J];农业考古;2013年01期
5 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05期
6 左玉河;;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及其学术指导功能[J];史学月刊;2008年05期
7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5期
8 赵兴华;国立中央研究院建筑群[J];钟山风雨;2005年03期
9 ;[J];;年期
,本文编号:76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6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