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0:26
本文关键词: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是由创新型国家主导的。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科技创新是促使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一国的科学技术实力是决定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瑞士洛桑IMD世界竞争力排行榜,自2001年以来,美国的科学和技术实力都排在世界第一,其总体竞争力也居世界第一。日本的科学和技术竞争力排名都高于总体竞争力的排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本的世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竞争力总体上逐步提升,科学的发展与竞争力基本同步,但2000年后中国的技术竞争力落后于总体竞争力,表明提高科学技术竞争力是确保我国世界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以来,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我国迅速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振兴支柱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等。其中,科技投入不降反增,旨在创新驱动。目前,这些措施开始取得成效,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再一次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扮演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日渐增强。而科技计划是政府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可以说是科技进步的保障之一,科技计划项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一切都使我国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使我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领域里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应积极面对这一挑战,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绩效,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水平,以保障科学技术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然而我国在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方面虽然在日益发展,但和世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项目评审的规范性和透明性不高、项目过程管理松散、项目结题验收流于形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本文系统地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其现存问题,并针对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验收、成果管理四个阶段中具体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如评估标准、风险监控、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应对方案。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外科技强国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高效有序的科技计划及其项目过程管理方法,并运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思路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吸取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进行了完善。
【关键词】:科技计划 项目管理 过程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11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10-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4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14-16
- 2 项目管理理论16-19
- 2.1 项目管理的概念16-17
- 2.2 项目管理的特点17-18
- 2.3 项目管理的内容18-19
- 3 国内外国家科技计划及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概述19-31
- 3.1 美国、日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先进经验的总结19-25
- 3.1.1 美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先进经验19-23
- 3.1.2 日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先进经验23-25
- 3.2 我国国家科技计划及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概述25-31
- 3.2.1 我国科技计划的出台背景及其发展现状26-28
- 3.2.2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特点28-31
- 4 我国主要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44
- 4.1 我国主要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现状31-40
- 4.1.1 973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31-38
- 4.1.2 863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38-40
- 4.2 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现存的问题40-44
- 4.2.1 申报指南的确立略显仓促41
- 4.2.2 评审过程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41-42
- 4.2.3 评审专家的选择缺少严格的标准42
- 4.2.4 对项目管理办法缺乏严格的贯彻执行力度42-43
- 4.2.5 中期评估流于形式43
- 4.2.6 结题验收过于简化43
- 4.2.7 科研成果管理体系的缺失43-44
- 5 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标准体系的完善44-54
- 5.1 项目立项44-46
- 5.1.1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申报指南44-45
- 5.1.2 完善专家库,客观、公正地选择评审专家45
- 5.1.3 建立全面的立项评估标准,丰富立项评估系统45-46
- 5.1.4 提高科技评估的独立性46
- 5.2 项目实施过程46-50
- 5.2.1 培训项目(课题)负责人,重视项目管理46-48
- 5.2.2 加强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的调控作用48-49
- 5.2.3 对项目进行风险监控,尽力避免损失49
- 5.2.4 加强项目间的合作交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49-50
- 5.3 项目结题验收50-51
- 5.3.1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验收机构50-51
- 5.3.2 建立规范合理的验收标准51
- 5.4 科研成果的管理51-54
- 5.4.1 重视科研成果的确认51-52
- 5.4.2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52
- 5.4.3 建立政府与民间投入相结合的风险投资体系52-53
- 5.4.4 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53-54
- 6 主要结论及不足54-56
- 6.1 本文主要结论54-55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55-56
- 参考文献56-58
- 作者简历58-60
- 学位论文数据集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绪娴,侯光明;美国科技计划管理及其特点[J];科学学研究;2004年S1期
2 孟步瀛,陈晓田,刘志新;NSFC管理科学项目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1996年03期
3 顾海兵 ,齐心;美国科技评估制度的研究与借鉴[J];科学中国人;2004年06期
4 毛振芹,程桂枝,唐五湘;部分科技发达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启示[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周浙闽;日本科技评估及其对我省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启示[J];情报探索;2003年03期
6 郭洪波;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环境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778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7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