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同行评议研究现状及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中外同行评议研究现状及问题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同行评议 利益相关 认知惯性 思维惯性 定量方法
【摘要】: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学术界控制和保证科研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术评价中不可或缺。但在实际操作中,同行评议常常出现偏差,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基于所下载的同行评议研究文献,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识别出国内外同行评议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同行专家自身角度出发,从利益相关和认知惯性视角分析同行评议诸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学习、辅以定量方法、开放评审和公众评审等对策。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WISE
【关键词】: 同行评议 利益相关 认知惯性 思维惯性 定量方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相结合的机理分析和对策研究”(11BTQ21)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科学计量方法的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研究”(DUT14RW201)
【分类号】:G301
【正文快照】: 同行评议(Peer Review),亦称同行专家评审,是指同行专家从专业学术角度对科学研究全过程,尤其是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前沿性、应用性等方面进行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历来是学术评价最主要、最基本的评价方法。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创新,是新知识点的创造,而创新的来源是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蕊;;国外几种网络同行评议软件的对比研究[J];评价与管理;2006年02期
2 李岩;;发展完善同行评议模式,保护科技创新[J];中国科学基金;2008年02期
3 宋旭璞;;科研资助之同行评议的经济学分析及实践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4 郭碧坚;;加约束条件的同行评议制——科学系统的一种激活机制[J];科技导报;1992年12期
5 何亚平;同行评议中的三层次组合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07期
6 吴述尧;;同行评议简议[J];科技导报;1993年02期
7 陈玉祥,朱东华;谈同行评议[J];中国软科学;1994年07期
8 沈新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同行评议系统及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比较和评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年06期
9 吴述尧;科学进步与同行评议[J];中国科学基金;2002年04期
10 钟书华;同行评议:科学共同体的民主决策机制解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国连杰;曹裕波;刘薇;韩瑛;;关于地球科学学部同行评议系统评估的调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苏振伦;;外审意见量化分析 试探同行评议的优势与不足[A];第六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出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3 安梅;于世美;汤梅;王晶;;同行评议过程中审稿人的不同选择方式及审稿结果比较[A];第11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模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吴芬芳;;科技论文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声誉管理[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刘钊;保障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关键:责任与约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宋玉波 彭卫民;同行评议的权威在于公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刘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预印本库和撤销论文制度:同行评议有益补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王维朗 《重庆大学学报》编辑部;立足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 提高同行评议质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编审 康敬奎;交叉学科同行评议:问题与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苏州大学 尤小立;“同行评议”需要体制保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冯永锋 齐芳;“同行评议”成为青年科学家关注热点[N];光明日报;2004年
8 对话人 本报记者 晋雅芬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盛希贵;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新体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9 吴酩(作家);荣誉与利益的选择[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美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郎尼·汤姆森;需要高质量、同行评议的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颖;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莉莉;论同行评议的公平、公正原则[D];东华大学;2007年
2 张荣;新环境下同行评议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鲁宁;科技项目同行评议体系反评估模型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鑫;科研项目同行评议中专家诚信体系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杨素娟;科技项目立项同行评议评审专家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6 封晓静;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Khin War War Htike(王汉英);科研课题选择和信誉分配的数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延瑾;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的同行评议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牛卉;基于F1000的同行评议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任晓光;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题目组科研活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0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8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