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领域及促进措施研究
本文关键词:SC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领域及促进措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成果转化 区位商 重点引导领域 促进措施
【摘要】:科技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科技项目研究投入与成果产出迅速增长,也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发达国家却有着很大的差距,统计表明,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是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80%的转化率相距甚远。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未能转化成生产力,没有能够进入到社会生产体系中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就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仍然面临国家支持重应用轻基础、科研机构市场接轨不足、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SC省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科技的立项和成果情况,说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过程。并具体分析了SC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从政府和市场参与者两个角度分析了在实践过程中SC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接着针对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不突出的问题,引入区位商方法分析SC省的优势产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行业科技创新概况,对应加以重点引导的领域做出了分析。最后遵循之前的研究思路,从政府层面和市场参与者层面针对SC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区位商 重点引导领域 促进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4 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分析13-18
- 2.1 科技成果的概念与特点13
-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与形式13-15
- 2.3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及过程15-16
- 2.4 本章小结16-18
- 第三章 SC 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18-23
- 3.1 SC 省科技创新情况18-19
- 3.2 SC 省科技成果转化情况19-21
- 3.3 SC 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1-22
- 3.4 本章小结22-23
- 第四章 SC 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领域分析23-35
- 4.1 基于区位商的 SC 省优势产业分析23-26
- 4.2 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领域分析26-34
- 4.3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促进 SC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与建议35-43
- 5.1 政府方面35-41
- 5.2 市场参与者方面41-42
- 5.3 本章小结42-43
- 第六章 结语43-45
- 6.1 总结43-44
- 6.2 进一步的研究讨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祖新,翁洁,董晓玲;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J];运筹与管理;1995年S1期
2 曲维枝;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年09期
3 李星记;构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J];山西科技;1997年06期
4 林根祥;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的关键[J];中国建材;1997年03期
5 豫·宛人;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及其它[J];石油科技论坛;1997年01期
6 林瑞明,龚少瑜;让协会带动科技成果转化[J];福建农业;1998年09期
7 宋合义;;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关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科技潮;1998年11期
8 程颖;上海为高科技成果转化开路出台6条优惠政策[J];工业技术进步;1999年02期
9 尹培奇;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经济的推进器[J];科技成果纵横;1999年01期
10 王文,郝芳,钱丽苏;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转化探析[J];资源.产业;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满良;;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工程管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徐小钦;;STS视阈下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研究[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李以章;刘仁忠;高杨帆;;湖北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竞争力问题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更新观念 牵线搭桥 积极助推党外专家科技成果转化[A];湖南省企业统战工作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科技创新贡献湖南”交流会经验材料汇编[C];2009年
5 徐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及误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田素妍;孟令杰;李玉清;;试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党明德;;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经纪人的培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孙娅范;余海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杨青;;关于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敬志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进科技自主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小彤 杨玉梅;科技成果转化钱从哪儿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宏;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尚须细着力[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3 吴红萱 张迪;16亿投入“撬动”581亿产值[N];中国财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高玲;科技成果转化:寻找最佳对接点[N];常德日报;2007年
5 杜君团;依靠科技成果转化 振兴鄂前旗经济[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燕宁;南京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N];科技日报;2006年
7 祝日耀;江山将创建木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东流 吴立群;锡山科技直通车北京行成果丰硕[N];无锡日报;2007年
9 张迪;撬动1229亿产值的“支点”[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尔实;重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N];安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4 王桂月;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周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李文斌;含Sc的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杨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海;Ag、Sc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7055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丙祥;SC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领域及促进措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魏猛;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孟凡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法律对策[D];东北大学;2008年
5 王晓莉;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张天伟;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谢丽云;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罗杰思;会计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及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王宪涛;基于博弈论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英;望城县政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1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8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