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科技竞争力区域测算与空间调整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04 21:36

  本文关键词:我国科技竞争力区域测算与空间调整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对称经济学 五度空间模式 科技软实力与科技竞争力


【摘要】:文章借鉴对称经济学五度空间模型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发展不平衡,且区域科技软实力要素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影响呈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为此,应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的空间发展策略做出调整。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对称经济学 五度空间模式 科技软实力与科技竞争力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DJJJ02)
【分类号】:G322
【正文快照】: 0引言科技竞争力是经济体多种有形要素和无形投入综合作用形成的科技竞争优势。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禀赋等方面的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差异性。研究区域科技软实力与区域科技竞争力,有助于平衡不同地区科技竞争力发展差异,提升我国整体科技水平。有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彩霞;戴磊;宋微;王戴尊;;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1期

2 楼文高;杨雪梅;张卫;;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3 张敏;;区域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2期

4 冯留建;;科技软实力的社会功能论析[J];齐鲁学刊;2011年03期

5 周小柯;吉生保;;中国区域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志明;;东部10省市科技与经济竞争力差距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4期

2 张曦;赵国浩;;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5期

3 郝屹;史琳;宋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对比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3年11期

4 张广胜;;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朱鸣钢;;我国区域科技软实力的若干问题及提升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年31期

6 李芹芹;刘志迎;;中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指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9期

7 王晓珍;吉生保;崔新健;时如义;;基于DEA交叉效率的R&D效率评价和资源配置研究——以区域高技术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7期

8 牛冲槐;黄娟;李秋霞;;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测度——以中部六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1期

9 雷勋平;Robin Qiu;;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3期

10 唐颖;张慧琴;;基于SEM结构方程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仁;区域科技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金辉;浙江省平湖市专利激励政策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之华;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陈文捷;兵团区域科技综合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4 齐玉宇;山东省城市软实力综合评价分析[D];济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庚家;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SD模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万勇;;现阶段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分布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级区域数据的因子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4 仵凤清;尹凡;张玺才;;我国地方科技竞争力测度及提升路径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张可云;傅帅雄;;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长沙城市核心竞争力研究[J];湖湘论坛;2011年02期

6 刘学海;;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经济;2010年12期

7 闫莹;李祖福;;山西省科技发展能力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J];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8 王其藩,李旭;从系统动力学观点看社会经济系统的政策作用机制与优化[J];科技导报;2004年05期

9 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3期

10 黎雪林;孙东川;;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嘉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2 章益均;吉林省科技型企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芳,秦珊;美国科技竞争力发展探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许素琨;国家科技竞争力连年下降的背后[J];统计与预测;2001年02期

3 ;我国“科技竞争力”位次下降的原因分析[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年07期

4 姚建文;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5 汪洋;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6 明涛;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稳定在第25至28位[J];机械工程师;2003年02期

7 ;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稳定在第25至28位[J];科技与经济;2003年01期

8 ;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第25至28位[J];科技与管理;2003年02期

9 胡侠;杭州在18个城市中的科技竞争力评价[J];杭州科技;2004年02期

10 李玉楠;董广萍;;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分析[J];创新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冬云;李林;谢青;;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关键指标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郭振德;刘子良;;21世纪的科学技术与学会工作[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以科技竞争力和贡献力为核心全面推动行业科技发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4 林仲廉;;建构大中华知识经济——从台湾科技竞争力谈起[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国世平;王婷;毛建涛;;香港和深圳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海舰;李星洲;邵波;苏卫东;丁其涛;田菁;;山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及提高竞争力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7 韩启德;;序[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韩启德;;序[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C];2007年

9 李志范;葛新;;黑龙江省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A];黑龙江省第十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美玲;;不断提高科技馆的发展水平[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辉;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成立[N];福建日报;2009年

2 专栏记者:齐芳 本期策划:薛冬 陆彩荣;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科技竞争力[N];光明日报;2004年

3 记者 耿倩;太原科技竞争力前移两位[N];科学导报;2007年

4 马希平邋宁继东 张晓军;太原城市科技竞争力有所提升[N];太原日报;2007年

5 记者 操秀英;论文和专利数量不等于科技竞争力[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姜雪松;厅市合作提升冰城核心科技竞争力[N];哈尔滨日报;2012年

7 段小华 柳卸林;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剖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彦;提升科技竞争力 打开四条路径[N];黑龙江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胡道宏;湖北如何增强科技竞争力?[N];湖北日报;2001年

10 何铁强;我国科技竞争力为何连年下降[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仁;区域科技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凡;我国各省科技竞争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2 石少雄;福建省县域科技竞争力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臧春荣;福建省农业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4 单丽;江苏区域发展中的科技竞争力问题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7年

5 贾相如;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刘洋;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董燕;基于学习视角的秦皇岛市科技竞争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8 轩琳娜;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D];郑州大学;2006年

9 钟淑萍;灰色预测在广东科技竞争力评价中的运用[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张志生;福建省科技竞争力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93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793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