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视域下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22:46
本文关键词:科学传播视域下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研究
【摘要】:学术研究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学术界则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世俗的宗教”、“社会的良知”,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在学术界才能找到与社会浊流相抗衡的清流。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在媒体上的频频曝光,学术界的公众信任危机已不可避免。 现阶段,科学传播已逐步渗透到学术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科学传播对学术事业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不过,科学传播也有其负面作用,已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之一。此外,科学传播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还具有一致的内在价值。因此,从科学传播视角来研究我国的学术不端问题不仅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型,它所包含的5个基本要素分别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现在看来,这一模型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所揭示的5个基本要素却仍是理解整个科学传播过程的金钥匙,同样也是从科学传播视角研究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切入点。 首先,传播主体已被现代性定制。现代性以学术制度为载体对传播主体进行了全面侵蚀,使传播主体背上了沉重的制度负担。传播主体在被现代性定制的同时也在定制着全体学者,要求学者如此这般地生产符合传播要求的学术成果,最终结果是把全体学者卷进了激烈竞争的漩涡之中。学术不端行为就是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催生物。为此,通过行政管理的淡化、学术道德的强化以及理性的全面发展等措施,希望学术制度不再充当现代性的“刽子手”,从而回归和谐本性。 第二,传播内容严重缺失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缺失的学术后果就是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因此,要在明确科学的人文学科是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的基础上,增加科学人文学科的传播力度,从而实现学术界科学精神的回归。 第三,传播渠道充满催逼力量。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传播是现今科学传播渠道的主流。海德格尔技术观认为,网络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是一种催逼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催逼力量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质疑、营造和谐的网络传播环境并向古代传播技术寻求传播技术的多元化不失为有效对策。 第四,传播受众监督意识淡薄。灰色道德的崇拜是造成传播受众监督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这种现状极大危害着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对此,要在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的道德伦理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传播受众公共领域,将学术成果置于全体受众监督之下。 最后,传播效果低下。单向线性的科学传播模式是造成传播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导致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对此,要推动科学传播的对话模型建设,使学术成果在传播主体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中受到真切考验。
【关键词】:学术不端 科学传播 根源追溯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8
- 1.3.1 国外研究文献13-15
- 1.3.2 国内研究文献15-18
- 1.4 研究方法18
- 1.4.1 文献调研法18
- 1.4.2 理论应用法18
- 1.4.3 案例分析法18
- 1.5 研究思路18-20
- 1.6 创新之处20-22
- 第二章 科学传播及学术不端基础理论概述22-38
- 2.1 科学传播22-30
- 2.1.1 科学传播的概念22-25
- 2.1.2 科学传播的三段论25-28
- 2.1.3 科学传播学的经典模型:拉斯韦尔“5W”模型28-30
- 2.2 学术不端30-36
- 2.2.1 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30-33
- 2.2.2 科学传播视域下的学术不端行为分类33-34
- 2.2.3 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特点34-35
- 2.2.4 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35-36
- 2.3 从科学传播视角研究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可行性36-38
- 2.3.1 科学传播活动与学术事业互为支撑36-37
- 2.3.2 科学传播活动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之一37
- 2.3.3 科学传播活动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价值一致性37-38
- 第三章 科学传播视域下我国学术不端问题原因剖析38-60
- 3.1 现代性下被定制的传播主体38-43
- 3.1.1 现代性的理论阐释38-41
- 3.1.2 传播主体的构成41-42
- 3.1.3 科学传播主体的现代性遭遇:纳入定制化轨道42
- 3.1.4 现代性下科学传播主体对学者的定制:催生学术不端行为42-43
- 3.2 科学精神缺失的传播内容43-47
- 3.2.1 何为传播内容43
- 3.2.2 科学精神的含义43-44
- 3.2.3 科学精神对学术界具有自律作用44-45
- 3.2.4 科学精神缺失的学术后果: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45-47
- 3.3 充满催逼力量的传播渠道47-53
- 3.3.1 网络传播成为科学传播渠道的主流47
- 3.3.2 网络信息技术是理解网络传播的关键47-48
- 3.3.3 网络信息技术的含义48
- 3.3.4 海德格尔技术观下的网络信息技术本质:催逼性48-50
- 3.3.5 海德格尔技术观下的网络传播特征50-52
- 3.3.6 网络传播成为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源头之一52-53
- 3.4 监督意识淡薄的传播受众53-57
- 3.4.1 传播受众的构成53-54
- 3.4.2 传播受众的监督意识现状:极其淡薄54
- 3.4.3 监督意识淡薄的根源:灰色道德的泛滥54-56
- 3.4.4 灰色道德对我国学术的危害:纵容学术不端行为56-57
- 3.5 单向线性模式下的不良传播效果57-60
- 3.5.1 传播效果的含义57
- 3.5.2 目前我国科学传播的主要模式:单向线性模式57-58
- 3.5.3 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下的传播效果:学术真伪性的无法辨别58-60
- 第四章 应对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对策与建议60-76
- 4.1 为科学传播主体“制度卸载”,,进而使学者挣脱合理化程序的樊篱60-62
- 4.1.1 学术制度是现代性侵蚀传播主体进而定制学者的载体60
- 4.1.2 淡化行政管理,为科学传播主体实施“制度卸载”60-61
- 4.1.3 强化学术道德,促成理性全面发展,为学者实施“制度卸载”61-62
- 4.2 增加科学精神的传播比例,实现学术界科学精神的回归62-66
- 4.2.1 科学精神是“天然的”科学传播内容63
- 4.2.2 科学精神不可以直接进行传播63-64
- 4.2.3 科学的人文学科是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64
- 4.2.4 增加科学人文学科的传播力度是实现学术界科学精神的回归路径64-66
- 4.3 向古代传播媒介寻求拯救路径,促成科学传播媒介的多元化66-68
- 4.3.1 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质疑66-67
- 4.3.2 建立和谐的网络传播环境67-68
- 4.3.3 向古代传播技术寻求拯救路径68
- 4.4 增强传播受众监督意识,构建传播受众公共领域68-72
- 4.4.1 普通公众进行监督的可能性68-70
- 4.4.2 增强传播受众的监督意识70
- 4.4.3 构建传播受众公共领域,将学术成果置于全体受众的监督之下70-72
- 4.5 推进科学传播对话模型建设,提升科学传播效果72-76
- 4.5.1 单向线性传播模式淘汰的必然性72-73
- 4.5.2 对话模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遏制具有积极作用73
- 4.5.3 科学传播对话模型的构建73-76
- 结语76-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年02期
2 翟杰全,杨志坚;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J];博览群书;2007年10期
4 李三虎;科学技术、公共领域与和谐社会[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5 黄怡胜;;从论文造假看国内学术不端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诸大建;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普的战略性课题[J];科技导报;2001年11期
7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8 李正伟,刘兵;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03期
9 黄华新,俞国女;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J];科学学研究;2004年04期
10 叶继红;;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与高校德育教育——以苏州大学调查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805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0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