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6 17:05

  本文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产学研 协同创新 稳定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协同创新已然成为全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要加速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主体为企业,按着市场的导向进行研发。加快创新模式的转变,从简单的“交钥匙”到多主体多方位的合作,从短期的分散转移到战略联盟的长期合作与发展,逐渐达到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全球标准的形成。本文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运用协同创新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因素,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长效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一些思考。本文的主要工作有:首先,逐步的讲解了本文的背景、问题,以及整体框架,分析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综合协同创新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的整理,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再次,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由于还未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了博弈理论和演化理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的指导和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相应的指标,并对协同主体进行了划分,将协同创新分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投入和产学研创新产出,然后应用比较分析法和离差法分别针对协同主体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合作的稳定点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状态曾经出现过。最终,结合之前的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根据已有的能力和数据的挖掘以及文字的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未来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学研 协同创新 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0.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9-10
  • 0.1.1 选题背景9
  • 0.1.2 研究问题9-10
  • 0.2 研究意义10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0-13
  • 0.3.1 研究内容10-11
  • 0.3.2 技术路线11-13
  • 0.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14
  • 0.4.1 研究方法13
  • 0.4.2 本文的创新点13-14
  • 1 文献综述14-20
  • 1.1 协同创新的内涵14
  •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的内涵14-15
  • 1.3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15-20
  • 2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20-26
  • 2.1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20-24
  • 2.1.1 研发经费投入不足20-23
  • 2.1.2 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不强23
  • 2.1.3 产学研协同双方的合作层次较低23-24
  • 2.1.4 利益分配不均等24
  • 2.2 本章小结24-26
  • 3 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26-32
  • 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因素构成26-27
  • 3.2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的模型构建27-30
  • 3.2.1 假设条件和支付矩阵28
  • 3.2.2 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研究28-29
  • 3.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稳定性29-30
  •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4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的实证研究32-45
  • 4.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定性的指标选取32-33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2
  • 4.1.2 指标选取的依据32-33
  • 4.2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33-41
  • 4.2.1 产学研协同创新投入分析33-36
  • 4.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产出分析36-41
  • 4.3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41-43
  • 4.3.1 基本结论41-42
  • 4.3.2 对策建议42-43
  • 4.4 本章小结43-45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45-47
  • 5.1 研究结论45
  • 5.2 研究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蔡宁;潘松挺;;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3 张海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潘启亮;黄黎露;;试析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3年05期

5 李永周;贺海涛;刘e,

本文编号:864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64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