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关系的形成过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关系的形成过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流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 协同关系 形成过程 知识协同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强调异质性组织的合作和知识的非线性生产,异质性的知识组织特征可以促使知识跨越产学研组织边界在各创新主体之间不断地循环流动,而"知识的非线性生产"客观上也必然要求在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形成动态复杂的协同关系。因此,选取跨组织知识流动作为切入点,在此视角下,详细论述产学研协同创新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提出协同关系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主体协同关系的构建和知识协同关系的动态发展两个相互嵌接、由表及里的阶段,剖析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期丰富和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知识流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 协同关系 形成过程 知识协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知识链管理框架模型研究”(项目编号:70471069)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知识链管理”(项目编号:13TD0040) 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四川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项目编号:2013ZR0138)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支持战略研究”(项目编号:SC13C028) 四川省专利与促进专项资金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项目编号:2013ZSCQ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276.42;G322
【正文快照】: 在日趋复杂的国家创新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创新组织都不是一个封闭的子系统,而是一个与国家创新系统不断进行信息、技术、知识、能量、资源等交换的开放系统[1],任何一个创新组织都不能独立于某一特定的创新系统之外而独立发展,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种种制约与限制,这就要求每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叶成;刘嘉;张虎;;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永丰;郭美辰;;创新营口市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研究[J];才智;2014年32期
2 曹武军;韩俊玲;;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秦秋玲;;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北方经贸;2015年08期
4 关迪;;中职电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19期
5 王海宇;张愉;;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年03期
6 项宇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探究——以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年06期
7 李丹;;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8 何海燕;王子文;姜李丹;蔡静静;;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9期
9 翟运开;谢锡飞;李娜;;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辉;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产学研合作形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陈超逸;复杂协同网络下产学研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张水潮;基于供应链的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高宏利;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2 谢锡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协同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3期
3 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4 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严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1期
2 徐少同;孟玺;;知识协同的内涵、要素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7期
3 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年09期
4 陈晓慧;黄韬;段鹰;李淑健;;基于组织中知识协同的人-人交互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6期
5 李丹;;企业群知识协同要素及过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4期
6 黄燕;祝锡永;潘旭伟;;集成过程知识协同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11期
7 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8 陈忆;何郁冰;;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理论模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年10期
9 陈建斌;郭彦丽;徐凯波;;基于资本增值的知识协同效益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5期
10 卜心怡;于婉卿;;顾客-企业知识协同网络研究——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娜利;供应链环境下客户知识协同获取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慧斌;知识协同概念分析及其心理契约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李晟;基于知识超网络视角的知识协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3 桑滨;基于网络视角的顾客—企业知识协同演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慧;企业集团内部的知识协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孙若云;知识协同背景下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模型构建与仿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清;Web2.0环境下民营医院内部知识协同网络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青山;基于复杂网络的企业知识协同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罗南;协同政务知识共享的组织保障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5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6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