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是进行学科交叉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就是为了适应当前科技创新环境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优化配置高校科研资源,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情报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尝试对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内涵、形成机理、建设思路、管理方法等论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等院校进行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借鉴。文中附图2幅,表14个。全文约12万字,共分为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是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研究中所涵盖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对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其中主要对团队内涵及特征、团队形成动因、团队建设与管理、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特点、类型、建设与管理、学科交叉的概念、学科交叉型研究组织的类型、建设与管理、学科交叉型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特征等内容进行述评,并对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定义、特征、类型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三章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团队目标、人才储备、制度保障、团队文化、支撑平台为5个一级要素,团队负责人、团队的研究人员、人事聘用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团队内部交流机制、团队内部竞争机制、团队内部合作机制、团队的设备平台、团队的协作平台、团队的知识平台、团队的合作平台和团队的办公场所为16个二级要素的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要素体系。采用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团队目标、制度保障、团队文化三个要素为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的核心影响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及团队构建两个方面提出了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的主要障碍。 第四章首先对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原则、组建步骤、组建路径等内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文化建设等具体的建设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第五章从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基本目标、管理中的关系范畴、管理范式构建等方面对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和梳理,并重点对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中的组织管理、知识管理、运作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科研创新团队 学科交叉 建设 管理 高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4;G32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第1章 绪论16-34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16-22
- 1.1.1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发展现状16-19
- 1.1.2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发展面临的挑战19-21
- 1.1.3 本文研究问题21-2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2-24
- 1.2.1 研究目的22-23
- 1.2.2 论意义23
- 1.2.3 实践意义23-24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24-25
- 1.3.1 研究方法24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24-25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25-32
- 1.4.1 组织管理理论25-27
- 1.4.2 知识管理理论27-29
- 1.4.3 激励理论29-31
- 1.4.4 冲突管理理论31-32
- 1.5 研究的创新点32-34
- 第2章 研究述评34-63
- 2.1 文献检索情况34-35
- 2.2 关于团队的研究35-40
- 2.2.1 团队的内涵及特征35-36
- 2.2.2 团队形成动因36-37
- 2.2.3 团队建设37-39
- 2.2.4 团队管理39-40
- 2.3 关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40-46
- 2.3.1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定义40-41
- 2.3.2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及类型41-43
- 2.3.3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43-44
- 2.3.4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44-46
- 2.4 关于学科交叉的研究46-57
- 2.4.1 学科交叉的概念46-50
- 2.4.2 学科交叉研究50-52
- 2.4.3 学科交叉型研究组织的类型52-55
- 2.4.4 学科交叉型研究组织的建设55
- 2.4.5 学科交叉型研究组织的管理55-57
- 2.5 关于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57-61
- 2.5.1 研究现状概述57-58
- 2.5.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定义58-59
- 2.5.3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59
- 2.5.4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类型59-61
- 2.6 本章小结61-63
- 第3章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机理研究63-87
- 3.1 研究方法63-74
- 3.1.1 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64
- 3.1.2 问卷设计流程及方法64-67
- 3.1.3 统计分析流程及方法67-68
- 3.1.4 开放式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处理68-69
- 3.1.5 结构式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处理69-74
- 3.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要素分析74-80
- 3.2.1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74-76
- 3.2.2 描述性统计分析76-78
- 3.2.3 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78-80
- 3.3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形成障碍分析80-85
- 3.3.1 外部环境中的障碍因素分析81-83
- 3.3.2 团队构建中的障碍因素分析83-85
- 3.4 本章小结85-87
- 第4章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87-114
- 4.1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团队组建87-97
- 4.1.1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基础87-89
- 4.1.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原则89-91
- 4.1.3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途径91-94
- 4.1.4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步骤94-97
- 4.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制度建设97-100
- 4.2.1 人事聘用制度的建设97-98
- 4.2.2 绩效考评制度的建设98-99
- 4.2.3 职称晋升制度的建设99
- 4.2.4 薪酬分配制度的建设99-100
- 4.3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平台建设100-102
- 4.3.1 设备平台建设100-101
- 4.3.2 协作平台建设101
- 4.3.3 知识平台建设101-102
- 4.3.4 合作平台建设102
- 4.4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团队文化建设102-113
- 4.4.1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作用103-104
- 4.4.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104-106
- 4.4.3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障碍106-110
- 4.4.4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途径110-113
- 4.5 本章小结113-114
- 第5章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研究114-147
- 5.1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内涵分析114-119
- 5.1.1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的本质114-116
- 5.1.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的基本目标116-117
- 5.1.3 学科交叉型科研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关系范畴117-118
- 5.1.4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的“范式”构建118-119
- 5.2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的原则119-122
- 5.2.1 整体性原则120
- 5.2.2 开放性原则120-121
- 5.2.3 创新性原则121
- 5.2.4 灵活性原则121-122
- 5.2.5 协作性原则122
- 5.2.6 高效性原则122
- 5.3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组织管理122-127
- 5.3.1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属性122-123
- 5.3.2 组织体系管理123-124
- 5.3.3 组织制度管理124-125
- 5.3.4 组织流程管理125-127
- 5.4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资源管理127-130
- 5.4.1 人力资源管理128-129
- 5.4.2 信息资源管理129-130
- 5.4.3 设备资源管理130
- 5.5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管理130-136
- 5.5.1 团队知识管理概述131-132
- 5.5.2 团队知识管理基本体系132-133
- 5.5.3 团队知识交流策略133-135
- 5.5.4 团队知识管理的功能扩展135-136
- 5.6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运作管理136-139
- 5.6.1 团队组建期管理136-137
- 5.6.2 团队成长期管理137
- 5.6.3 团队成熟期管理137-138
- 5.6.4 团队低迷期管理138
- 5.6.5 团队重构期管理138-139
- 5.7 学科交叉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管理139-146
- 5.7.1 绩效管理的目的139-140
- 5.7.2 绩效管理的原则140-141
- 5.7.3 绩效管理的功能141
- 5.7.4 绩效管理的流程141-143
- 5.7.5 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43-145
- 5.7.6 绩效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145-146
- 5.8 本章小结146-147
- 第6章 结语147-150
- 6.1 总结147-148
- 6.2 展望148-150
- 参考文献150-155
- 附录:调查问卷1155-156
- 附录:调查问卷2156-1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160-161
- 致谢1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颖;;探析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动因[J];才智;2009年31期
2 李巨光;李璐;;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人才;2009年23期
3 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宫丽华;;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5 覃丽;;不同生命阶段科技创新团队的动态功能匹配初探[J];大众科技;2006年01期
6 陈尚义;吴秋明;;论团队建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尹洁;杨建超;;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吴世勇;邓毅;;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2年01期
9 杨琳;吴磊;;高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兴成;跨学科研究及其组织管理[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晋琳琳;孙海法;;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资源管理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晓春;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林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行为及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8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86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