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科技创新的重要时代,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正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然而,由于一些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存在,致使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不尽人意,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未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通过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对策,引导推动我国未来的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统一和落实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上来,即,走可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实现绿色科技进步。 本文首先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再对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了计算,最后运用计量方法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 第1章介绍了选题的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科技成果总量和科技经费投入两个方面清晰地呈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对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所存在的问题:科研院所未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转制,大学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企业缺乏与研发机构和大学合作的动力,金融机构缺乏科技成果相关信息的搜集渠道,科技中介机构有待进一步壮大等。 第3章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模型,从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结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角度建立包括了科技成果应用、科技成果商业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国际化四个领域层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搜集2005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并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了近6年全国30个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最后,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聚类分组,并从权重大小和聚类结果两个方面对全国30个地区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及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贡献最大;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仍然不高,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各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方面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不大。这个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有关政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绩效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4章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将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值视为被解释变量,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因素视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法,找出了当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要素: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区域经济环境。具体来讲,科技资源投入方面,相比整体投入,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相比科技人力投入,科技财力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科技资源投入都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影响有大小之别,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基础研究;研发主体的科技资源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国外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国外资金、企业资金、政府资金。科技成果方面,科技成果数量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数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相对科技论文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区域经济环境方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都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第5章提出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在战略层面,本文提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选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机制层面,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政策层面,本文提出了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及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F204;G32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第1章 绪论14-40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6
- 1.2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16-31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31-36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36-37
- 1.5 研究内容37-39
- 1.6 论文创新之处39-40
- 第2章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40-51
- 2.1 全国科技成果的总量及分布现状40-43
- 2.2 科技经费投入及其分布情况43-45
- 2.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45-47
- 2.4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47-51
- 第3章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51-83
- 3.1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计算方法51-55
- 3.2 我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计算及结果55-69
- 3.3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结果分析69-83
- 第4章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83-121
- 4.1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指标的选取83-89
- 4.2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89-93
- 4.3 我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93-119
- 4.4 本章小结119-121
- 第5章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建议121-136
- 5.1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选择121-126
- 5.2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有效途径126-131
- 5.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131-136
- 结论与展望136-138
- 参考文献138-146
- 附录146-15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59-161
- 后记和致谢1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辉,李红刚;R&D投资与经济增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徐晨;邵云飞;;基于DEA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07期
3 刘璇华;李冉;;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分析[J];工业工程;2010年06期
4 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5 石善冲,高风彦;河北省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4年01期
6 孟燕;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0年01期
7 夏维力;钟培;陈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西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研究[J];机械制造;2009年05期
8 祝甲山,康海生,隋志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1997年05期
9 蒋景楠;尹邦奇;;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与管理创新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10 刘威;陈艾菊;;基于ANP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万金荣;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理论与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周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丽云;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王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3 闫芳;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重要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张逸;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影响评价[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訾艳霞;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黄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唐敏;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0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0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