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0:33

  本文关键词: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杰出科学家 行政任职 科学家职业化 社会角色


【摘要】:行政任职问题正成为影响杰出科学家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现状、成因、发展态势及其社会影响,不但是科学体制社会学的理论课题,也是探寻中国科技进步与对策的重要实践问题。本文以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问题为研究对象,理论探讨和实证调查并重,辅以计量分析和案例研究,力求全面细致考察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我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特殊历史背景,分析行政任职对于青年科学家成长以及国家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影响,提出改善和规范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若干政策建议。希望以此深化公众和国家科技决策部门对于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认识,也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专业研究的数据参考。具体而言,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研究了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问题: 第一,分析了杰出科学家和行政任职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研究的范围,梳理了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相关理论成果,特别是分类梳理了有关科学家行为规范、科学家社会角色更迭与职业化发展,以及科学家社会政治功能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同时对国内基于科学文化研究视角的若干观点也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和分析依据。 第二,调查统计了国内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现状,并对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差异进行了宏观比较,分析了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第三,在深入分析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和社会影响。 第四,较为系统考察了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历史发展,揭示了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内在发展逻辑,尤其是新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贡献,论述了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政策革新的必然性。 第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规范和完善我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若干政策建议。认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是规范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制度保障,借鉴发达国家杰出科学家管理经验是改进和完善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理论依据和参考;破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消极影响是完善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社会支撑,改进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是完善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政策的体制保证。
【关键词】:杰出科学家 行政任职 科学家职业化 社会角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2-18
  • 1.1.1 问题的提出12-14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4-18
  • 1.2 本文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18-21
  • 1.2.1 研究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问题的意义18
  • 1.2.2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18-21
  • 第二章 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相关理论研究21-47
  • 2.1 杰出科学家的概念界定21-27
  • 2.1.1 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21-23
  • 2.1.2 科学家的职业特点及规范23-26
  • 2.1.3 杰出科学家概念的界定26-27
  • 2.2 科学家行政任职的一般分类27-30
  • 2.2.1 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定义27-28
  • 2.2.2 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类型28-30
  • 2.3 国外基于科学体制社会学视角的若干分析30-38
  • 2.3.1 科学的精神气质与科学家行为规范31-35
  • 2.3.2 科学家社会角色更迭及职业化发展35-37
  • 2.3.3 科学家的社会政治功能37-38
  • 2.4 国内基于科学文化研究视角的若干观点38-47
  • 2.4.1 科学家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演变38-42
  • 2.4.2 传统文化对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影响42-43
  • 2.4.3 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动因分析43-47
  • 第三章 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状况调查47-59
  • 3.1 基础数据来源及统计说明47-48
  • 3.1.1 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47-48
  • 3.1.2 数据统计的方法及思路48
  • 3.2 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概述48-54
  • 3.2.1 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概况49
  • 3.2.2 国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述略49-50
  • 3.2.3 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宏观比较50-54
  • 3.3 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54-59
  • 3.3.1 杰出科学家如何在研究者和管理者之间进行角色选择?55-56
  • 3.3.2 对杰出科学家而言,当选院十是科研创新的开始还是结束?56
  • 3.3.3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究竟应该是什么?56-59
  • 第四章 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实证研究59-83
  • 4.1 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差异比较59-72
  • 4.1.1 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基本差异59-63
  • 4.1.2 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差异的原因探析63-70
  • 4.1.3 中外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差异的社会影响70-72
  • 4.2 中国青年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案例研究72-83
  • 4.2.1 中国青年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状况示隅74-77
  • 4.2.2 行政任职对青年科学家科研发展的影响77-81
  • 4.2.3 从中外比较看中国青年杰出科学家的行政任职问题81-83
  • 第五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历史发展83-99
  • 5.1 古代中国科学家的身份地位及与行政任职的关系83-84
  • 5.1.1 古代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83-84
  • 5.1.2 古代中国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形式84
  • 5.2 近代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形成以及“从政热潮”84-90
  • 5.2.1 从占代科学家到近代科学家的转变84-85
  • 5.2.2 近代中国科学家队伍的发展与壮大85-88
  • 5.2.3 近代中国科学家的“从政热潮”及其社会影响88-89
  • 5.2.4 “专家治国”对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影响89-90
  • 5.3 新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特殊背景及其历史贡献90-99
  • 5.3.1 新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特殊背景90-92
  • 5.3.2 新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历史贡献92-94
  • 5.3.3 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政策革新的必然性94-99
  • 第六章 规范和完善中国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的策略建议99-111
  • 6.1 进一步改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99-104
  • 6.1.1 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的组织功能设计99-101
  • 6.1.2 提高科技管理的职业化水平101-102
  • 6.1.3 细化职业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的职业要求102-104
  • 6.2 借鉴发达国家杰出科学家的管理经验104-107
  • 6.2.1 科学家科研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的分离104-106
  • 6.2.2 完善杰出科学家的职业规范106-107
  • 6.3 大力破除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消极影响107-109
  • 6.3.1 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其破除108
  • 6.3.2 学而优则仕传统的革新108-109
  • 6.4 完善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109-111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111-115
  • 参考文献115-126
  • 附录一126-155
  • 附录二155-214
  • 外国人名索引214-21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17-218
  • 致谢2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飞;卜晓勇;;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2期

2 王玉兰;赵鹏;赵卫军;;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志芳;;论近代科学的产生与科学家角色的形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4 刁生富;科学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J];学术研究;2001年06期

5 刘超,吴殿廷,顾苏丹,张若,蔡春霞;高级人才成材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材背景的统计分析[J];人文地理;2004年05期

6 刘立;论工业中科学制度化和科学职业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05期

7 刁生富;论现代科学研究的社会干预[J];社会科学家;2001年03期

8 陈学东 ,李侠;论科技活动中如何避免寻租现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8期

9 赵文华,黄缨,刘念才;美国在研究型大学中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陈满,帅斌;隐性课程影响学生的可能结果及作用强度探讨——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君;我国公务员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毕晋锋;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D];山西大学;2005年

3 高洪方;中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张晓东;我国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支持作用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新艳;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贾学东;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刘吉科;国防科技发展中的技术选择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3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23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