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杰青的大龄化趋势及其弊端——1994—2013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当选年龄的统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9 03:34

  本文关键词:杰青的大龄化趋势及其弊端——1994—2013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当选年龄的统计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杰青 年龄 大龄化弊端


【摘要】:通过对1994—2013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当选年龄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杰青的当选年龄呈现出不合理的增大趋势,文章揭示出杰青大龄化带来的三个弊端:杰青群体重要科研产出率下降;杰青基金的目标定位出现背离;形成对中低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年龄屏障,进而提出了改进方案,以保证杰青基金发现、稳定、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功能的长效性。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杰青 年龄 大龄化弊端
【分类号】:G316
【正文快照】: 1引言国家杰出青年(简称“杰青”)科学基金(简称“杰青基金”)是由国家拨专款于1994年设立的人才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国内及即将回国工作的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杰青基金的设立是国家基础研究资助方式的一个重要模式转变,是从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严;李侠;;屏障与超越:物理学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与思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03期

2 门伟莉;张志强;;科研创造峰值年龄变化规律研究综述[J];科学学研究;2013年11期

3 黄宝晟;梁文平;;化学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资助概况及特点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1年01期

4 王家平;姚刚;;浅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对我所基础科研的显著促进作用[J];中国科学基金;2007年06期

5 宿芬,周襄楠,高策理;杰出基金育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巡礼[J];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05期

6 刘云,汲培文,刘喜珍,毛家杰;数理科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实证调查与政策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年10期

7 李侠,马兆俐,杜宝贵;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科技导报;1994年11期

9 赵红州;梁立明;王元;;重大科技成果威布尔分布的普遍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2年03期

10 梁立明 ,赵红州;科学发现年龄定律是一种威布尔分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联郡;李侠;;杰青的大龄化趋势及其弊端——1994—2013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当选年龄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09期

2 高志;陈兰杰;张志强;;顶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06期

3 崔璐;;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强国的空间分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2期

4 樊向伟;肖仙桃;;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年龄及学历结构研究[J];情报杂志;2015年11期

5 刘俊婉;郑晓敏;王菲菲;冯秀珍;;科学精英科研生产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年龄分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J];情报杂志;2015年11期

6 王丽华;;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男女研究者成果取得与年龄的关系探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5年06期

7 刘益东;;开放式评价:替代同行评议的新方案[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8 门伟莉;张志强;;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研究[J];情报学报;2015年04期

9 门伟莉;张志强;;诺贝尔科学奖跨学科师承效应定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4期

10 杨中楷;林德明;韩爽;徐梦真;;重大技术发明产出年龄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美国发明家名人堂数据[J];科学学研究;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邦河;李文林;孙庆华;;“研而优则仕”危害创新甚大[J];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03期

2 裴世鑫;崔芬萍;李传起;;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研究及其对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年04期

3 吴晓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创造峰值年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06期

4 陈其荣;;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峰值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杨丽;徐飞;;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特征状况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年05期

6 黄宝晟;杨俊林;陈拥军;梁文平;;2007年度化学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成果评述[J];中国科学基金;2008年04期

7 徐飞;卜晓勇;;中国科学院院士特征状况的计量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3期

8 吴殿廷,李东方,刘超,张若,顾淑丹,蔡春霞;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9期

9 李晓轩,马颜,龚旭,赵学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成长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2年03期

10 夏水华;对80年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及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和风;;探析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5期

2 朱志成;乐国林;;我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管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3 陈俊颖;;青年科技人才职业发展规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23期

4 牛萍;曹凯;;关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若干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5期

5 廖中举;;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1662份问卷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8期

6 聂珍;董晓静;;青年科技人才评价问题初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年05期

7 张泽升;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J];学会;1993年01期

8 本刊编辑部;;青年是科技事业的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努力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J];中国科学基金;1993年03期

9 李艳君;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中的问题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10 殷鸿福,赵鹏大,汪品先;对造就青年科技人才的看法与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关培兰;李锐;包元霞;;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必要性及政策建议[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2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加速机制创新 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八辑[C];2000年

3 ;序[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胡平;吴善超;李聪;雷瑛;;我国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成果评价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5 ;前言[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前言[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7 段敦厚;;序[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8 ;序[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9 刘志刚;王瑞先;;肩负创新使命 作开拓型青年科技人才[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马伊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发现 凝聚科技人才[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廉士传;我市召开第四届青年科技奖表彰大会[N];四平日报;2008年

2 张劲光;我市表彰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N];咸阳日报;2008年

3 记者 拓玲;首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奖人选产生[N];西安日报;2008年

4 湘闻;湘桥表彰10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N];潮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周化虹 通讯员 杨正聪 钟远才 肖雄帅 陈善杰 黄大宝;我市举办2008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班[N];钦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亚南;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评审有果[N];安阳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益;我省确定第7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N];贵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黄欢;创新机制 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进;打造青年科技人才向往之地[N];吉林日报;2012年

10 主持人 袁志勇 本报记者 田晓冰 通讯员;如何培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N];科技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丽娟;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培养[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四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盖文;基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源合理配置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39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39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