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家如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本文关键词:北欧国家如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摘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扩大创新供给需求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将创新作为不可或缺的国家发展基因,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重视优质教育涵养"创新之源",以灵活机制焊接"创新三角",以政府采购创造"创新需求",以设计挑战激励"创新供给",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 国务院研究室;
【关键词】: 北欧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型国家 万众创新
【分类号】:G321
【正文快照】: “创新一停步,危机就来临。”这是在北欧国家流行的一句警言。北欧国家偏居欧洲一隅,人口总量不大,资源条件不佳,在他们的发展观里,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皆有穷时”,惟有创新驱动“永无止境”。正是因为将创新作为国家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北欧国家保持充沛的活力和强大的竞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甬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J];求是;2002年20期
2 路甬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年01期
3 邹海蔚;构建国家创新体系[J];经营与管理;2004年11期
4 王经忠,赵秉岩;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职能[J];商场现代化;2005年07期
5 袁媛;成良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解读知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6 何树全;;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问题与思路[J];理论参考;2005年09期
7 李必强;姜军;;我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理论参考;2005年09期
8 黄群;;德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及其创新指标[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04期
9 刘本盛;;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7年16期
10 周文莲;周群英;;试析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及特点[J];日本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小芹;;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兼论地区的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陈辉;;对跨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于景元;;国家创新体系与系统科学[A];首届中医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4 陈宏愚;;充分发挥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枢纽作用的对策建议[A];湖北省学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6 张士运;;科技服务中介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用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凤君;;关于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杨金鹏;魏怀斌;;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9 周永华;常先波;吴建;孙蕾;;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地位与作用[A];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国平;;构筑上海城市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浩;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南桂;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齐芳;国家创新体系中,,中科院位置在哪里?[N];光明日报;2014年
4 孔欣欣;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创新体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N];科技日报;2008年
7 刘湛 法国阿尔图大学多元经济研究中心;创新从哪里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韩霁;五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经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吕巍;深化科教体制改革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4年
10 胡建军;“知识管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评析[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平;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柔;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2 高扬;转型与变革中的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张瑞;中美创新体系比较及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4 朱登科;科技传播视野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创新体系[D];湖南大学;2011年
5 黄廉武;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中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向光胜;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70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7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