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7:00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发类科研院所 现代企业制度 法人治理结构


【摘要】:重庆市市属开发类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制以来在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市属科研院所散、小、弱,市场开发能力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必须从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全面企业化,才能够帮助市属开发类科研院所实现“二次创业”,大力提升其市场运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本论文拟就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如何建立企业制度和管理构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重庆市主要的开发类科研院所为例,就现阶段科研院所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以业务为纽带,以现有管理体制为平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构建设计可行性方案。以改制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题,对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理论、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开发类科研院所 现代企业制度 法人治理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2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2
  • 1.1 研究内容和意义10
  • 1.2 论文的结构10-11
  • 1.3 创新之处11-12
  • 2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12-21
  • 2.1 现代企业制度综述12-17
  • 2.1.1 相关概念12-13
  • 2.1.2 现代企业的几种治理结构理论13-14
  • 2.1.3 现代企业管理中两种主要的激励理论14
  • 2.1.4 国内外主要法人治理模式14-17
  • 2.1.5 几种法人治理模式的分析比较17
  • 2.2 简述改制科研院所的几种运行模式17-21
  • 2.2.1 直接改制为科技型企业模式18-19
  • 2.2.2 企业兼并科研院所模式19
  • 2.2.3 科研院所兼并企业模式19
  • 2.2.4 “联办型”模式19
  • 2.2.5 院所与企业新设合并模式19-20
  • 2.2.6 “一院(所)两制”模式20-21
  • 3 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现状、问题21-27
  • 3.1 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基本情况21
  • 3.2 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改革发展情况21-25
  • 3.2.1 过渡期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情况21-23
  • 3.2.2 “二次创业”期间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情况23-24
  • 3.2.3 “二次创业”以来企业化改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24-25
  • 3.3 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存在的问题25-27
  • 3.3.1 市场观念问题25
  • 3.3.2 管理体制问题25-26
  • 3.3.3 组织结构问题26
  • 3.3.4 人才资源问题26
  • 3.3.5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26
  • 3.3.6 改制的遗留问题26-27
  • 4 重庆市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模式构建及机制体制设计27-35
  • 4.1 科研院所改制的模式构建27-28
  • 4.1.1 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的三种模式27-28
  • 4.1.2 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28
  • 4.2 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方案及实施策略研究28-30
  • 4.2.1 科研院所的改制方案框架28-29
  • 4.2.2 科研院所规范化企业改制的实施步骤29-30
  • 4.3 法人结构设计30-33
  • 4.3.1 改制科技型企业法人治理模式的设计30-31
  • 4.3.2 股权结构设计31
  • 4.3.3 法人治理结构设计31-32
  • 4.3.4 典型法人治理结构框架32-33
  • 4.4 改制科技型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方案研究33-35
  • 4.4.1 改制科技型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33
  • 4.4.2 改制科技型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结构和内容33
  • 4.4.3 改制科技型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方法及过程33-34
  • 4.4.4 改制科技型企业文件的编码标识与管理34-35
  • 5 完善开发类院所企业化改制管理机制的政策与对策措施35-40
  • 5.1 继续加强引导科研院所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35
  • 5.2 结合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找准自身定位,培育市场核心竞争力35-37
  • 5.3 改善人才结构,改革分配制度,构建考核体系,创新人才机制37-38
  • 5.3.1 加强对人才引进与甄选过程的管理监督37
  • 5.3.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育与再开发37
  • 5.3.3 对数量过多的后勤辅助人员进行剥离37
  • 5.3.4 改善分配制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37
  • 5.3.5 创新人才机制37-38
  • 5.4 打造科技创成果转化平台38-39
  • 5.4.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立科研项目38
  • 5.4.2 转变政策导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权威奖项38
  • 5.4.3 加大资源投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平台38-39
  • 5.5 继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39-40
  • 6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传福;崔占峰;;我国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09期

2 李普;科研院所改制中的三大问题[J];上海国资;2004年12期

3 亢海燕;刘淑玲;;地方科研院所转制后发展问题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王伶,狄昂照;建立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意义[J];科技导报;1997年07期

5 刘英,姜标;关于建立现代研究所管理体制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03期

6 夏承禹;国有科研院所产业化模式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3期

7 温伟韬,黄栋,邹珊刚;创新与科研院所企业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5期

8 郭军灵;盛亚;;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管理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8期

9 童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代企业家素质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年01期

10 郭军灵,盛亚;美日德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998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998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