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中专家型微博意见领袖对网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自然灾害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4-12-20 23:1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容易被点燃。公众对专家不信任、对权力不信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传统的危机传播,往往是政府或企业通过媒体与公众进行沟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和公众这两个要素都在发生时代性转变。依托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开放、快速、多向度、富媒体等特征,在公共危机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的重要平台,公众通过微博获取危机信息,并分享自己观点,而公共危机通过微博得到曝光、发酵、扩散,从而获取整个社会的关注,直至最后的消亡,新媒体平台贯穿了公共危机的传播周期。在新媒体平台上,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公众”这一要素实现了分层,普通受众之中产生了意见领袖群体。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是新媒体平台的活跃用户,乐于发布信息并影响他人,对公共危机传播的过程和结果起着重要作用,其身份特征和行为特征愈发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专家型微博意见领袖指的是符合“知识性”和“公共性”两个特征的微博意见领袖,是微博意见领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的壁垒不断瓦解,网络群体的现实作用力和现实影响力也不容忽视。综合网络行...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新媒体的发展
1.1.3 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传播的影响
1.1.4 意见领袖对公共危机传播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共危机
2.1.1 公共危机的定义
2.1.2 公共危机的分类
2.1.3 公共危机传播理论
2.1.4 微博与公共危机传播
2.2 意见领袖
2.2.1 意见领袖的定义
2.2.2 意见领袖理论
2.2.3 微博意见领袖
2.2.4 专家型意见领袖
2.3 框架效应
2.3.1 框架效应理论
2.3.2 框架效应理论的应用
2.3.3 框架效应的实验模式
2.4 网络传播
2.4.1 传播行为
2.4.2 网络传播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线上内容框架
3.1.2 线下实际行为
3.1.3 事件相关性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操作
4.2.1 前测实验
4.2.2 正式实验
4.3 操纵检验
4.3.1 线上内容框架的操纵检验
4.3.2 线下实际行为的操纵检验
4.4 描述性分析
4.4.1 转发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4.4.2 评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4.4.3 传播效价的描述性分析
4.5 假设检验
4.5.1 线上内容框架的影响
4.5.2 线下实际行为的影响
4.5.3 事件相关性的调节作用
4.6 研究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析与启示
5.1 研究分析
5.1.1 线上内容框架的影响
5.1.2 线下实际行为的影响
5.1.3 事件相关性的影响
5.2 研究启示
5.2.1 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启示
5.2.2 对意见领袖的启示
5.2.3 对普通网民的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与局限
6.1 研究创新
6.2 研究局限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18011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新媒体的发展
1.1.3 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传播的影响
1.1.4 意见领袖对公共危机传播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共危机
2.1.1 公共危机的定义
2.1.2 公共危机的分类
2.1.3 公共危机传播理论
2.1.4 微博与公共危机传播
2.2 意见领袖
2.2.1 意见领袖的定义
2.2.2 意见领袖理论
2.2.3 微博意见领袖
2.2.4 专家型意见领袖
2.3 框架效应
2.3.1 框架效应理论
2.3.2 框架效应理论的应用
2.3.3 框架效应的实验模式
2.4 网络传播
2.4.1 传播行为
2.4.2 网络传播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线上内容框架
3.1.2 线下实际行为
3.1.3 事件相关性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操作
4.2.1 前测实验
4.2.2 正式实验
4.3 操纵检验
4.3.1 线上内容框架的操纵检验
4.3.2 线下实际行为的操纵检验
4.4 描述性分析
4.4.1 转发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4.4.2 评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4.4.3 传播效价的描述性分析
4.5 假设检验
4.5.1 线上内容框架的影响
4.5.2 线下实际行为的影响
4.5.3 事件相关性的调节作用
4.6 研究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析与启示
5.1 研究分析
5.1.1 线上内容框架的影响
5.1.2 线下实际行为的影响
5.1.3 事件相关性的影响
5.2 研究启示
5.2.1 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启示
5.2.2 对意见领袖的启示
5.2.3 对普通网民的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与局限
6.1 研究创新
6.2 研究局限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18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40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