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四川安岳卧佛院石窟文物赋存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23:25

  本文关键词:四川安岳卧佛院石窟文物赋存环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岳卧佛院 石窟造像病害 环境监测 文物赋存环境 文物微环境


【摘要】:四川石窟寺与摩崖造像数量众多,安岳卧佛院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当前对卧佛院调查研究表明,卧佛院病害较多且与赋存环境关系紧密。通过环境监测与分析,可知不论开敞的摩崖造像微环境还是半封闭的经龛微环境,绝对湿度大、温湿度耦合的特征均非常明显。摩崖造像文物微环境温度变化大,相对湿度变化很大程度上为温度变化影响,因此只有增设遮阳避雨的窟檐等保护措施,通过维持温度稳定方能维持湿度的稳定;经龛文物微环境温度更稳定因而相对湿度也更为稳定,需要专门进行除湿工作,单纯地加强内外通风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湿度的目的。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安岳卧佛院 石窟造像病害 环境监测 文物赋存环境 文物微环境
【分类号】:K879.3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安岳卧佛院最初于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于2006年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并入安岳石窟。作为四川重要的石窟寺文物,卧佛院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带,临近跑马滩水库,现存约126窟,分布于北岩区、南岩区以及月亮坪区。[1]现存窟龛中,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丹;安岳卧佛为何左侧[J];文史杂志;1997年02期

2 曹丹;;安岳卧佛院卧佛刻经与题记[J];四川文物;1990年02期

3 李良,邓之金;安岳卧佛院窟群总目[J];四川文物;1997年04期

4 胡文和 ,李官智;试论安岳卧佛沟唐代涅i帽湎嗤糩J];四川文物;1984年04期

5 邓之金;安岳卧佛院摩崖造像上限年代探讨[J];四川文物;1993年02期

6 刘学文;;新发现的四川安岳卧佛初探[J];法音;1983年04期

7 雷玉华;张雪芬;童蕾旭;龙臻伟;付成金;陶新;许霞;杨文成;;安岳卧佛院调查简报[J];成都考古发现;2006年00期

8 彭家胜;;四川安岳卧佛院调查[J];文物;1988年08期

9 张雪芬;李艳舒;;安岳卧佛院第4号龛题记与相关问题[J];四川文物;2011年06期

10 金申;;四川安岳涅佛像的解读及重修时代[J];四川文物;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1100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00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