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0:29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旅游发展 社会文化 影响 措施 协调发展


【摘要】: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对乡村旅游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明显。如何扬利避害,提升乡村旅游的正面效应,从而加快乡村社区全面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既有外在介入因素的,也有目的地内在因素的,由此,必须多角度地制定调控措施,实现旅游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协调统一。
【作者单位】: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系;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1AH11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5ssk03) 宣城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立项课题(2015XCYX010)
【分类号】:F592;F320
【正文快照】: 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青睐,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其中较为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已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因此,对乡村旅游地社会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一、研究意义作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磊;汪永萍;段艳丽;;休闲视野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刘承良;吕军;;中外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比较分析——兼论中国乡村旅游地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陈惊雷;;乡村旅游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李巧玲;徐颂军;;对滨海渔村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李德明;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权小勇;;江南古镇南浔旅游资源开发刍议[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杜宗斌;;近五年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彭妮;姚永鹏;;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孔德林;黄远水;;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城市化影响的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海钟;汪成忠;唐蓉;李寿田;;乡村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营造[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兰峰;周浩明;陈辉;;论以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农业新发展——以武汉开发区军山街为例[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小根;陈智博;宋福临;;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伍卓;彭小月;;刍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之路[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载田;;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杜金娥;张光生;;乡村旅游的环境效应[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高林安;刘继生;梅林;;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武汉"1+8"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武汉“1+8”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韩哲英;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系统分析与整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丽丽;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刘千慧;关于地区性家庭旅馆电子商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盛晓兰;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方碧姗;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祝勤玫;基于社区参与和影响感知的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顾巍;基于MIS与GIS集成的昆明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丁可武;乡村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立虹;长沙市“农家乐”星级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司祥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增;枣庄市山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昌;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J];北方经贸;2005年04期

2 朱丹;;从中美两则广告的差异谈广告写作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年01期

3 刘那日苏;;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年03期

4 陆荣誉;;广告的社会文化影响初探[J];消费导刊;2009年17期

5 朱汇洋;;“文脉传承、再续辉煌”——浅议当代文人瓷绘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6 邱志玲;从安娜之死看女性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7 马国水;覃爱平;唐俊宇;;当代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14期

8 王婧倩;;以“换童裙”为例谈凉山彝族礼仪的社会文化功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9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年06期

10 陈宇文;;客家习俗与征地拆迁[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弘涛;张瑞萍;;居住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刍议[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姚亚中;周宁;;现代体育精神的构建[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吴江;黄欣;;现代城市公厕设计策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娟;为什么日本人化妆[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温平;理想与现实[D];清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9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69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