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危机对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消费行为意向影响的研究初探
本文关键词:舆情危机对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消费行为意向影响的研究初探
【摘要】:借鉴消费者行为、公共管理、新闻传播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研究旅游舆情危机对海南旅游地形象和游客消费行为意向的影响。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对研究变量做出界定,设计了研究量表和测量过程,对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未来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实现旅游舆情危机应对、舆情危机负面影响控制、旅游地形象优化、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等目的。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201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旅游舆情危机事件对海南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及行为意向研究(HNSK(QN)15-15) 2014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HNSK14-09) 2015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旅游网络舆情危机感知及其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机理研究(Hnky2015-17)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舆情危机是经由网络引发或推动,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对现实产生影响的危机事件。[1]并不是所有的危机事件都能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产生大规模的网络舆情,高度的舆论关注性是舆情危机与一般危机事件的根本区别。[2]旅游舆情危机是由旅游活动直接产生或与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杨;张生辉;;论旅游地形象设计的风险[J];经济论坛;2006年24期
2 朱晓辉;;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进展概述[J];经济师;2009年05期
3 黄利春;;浅谈旅游地形象营销[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8期
4 王罡;;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旅游地形象设计[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居易,姚炎祥;花溪:中国第一爱河——兼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概念及策划[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3期
6 李巍,张树夫;旅游地形象的认知与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06期
7 张河清;旅游地形象设计中的文化包装[J];公关世界;2002年12期
8 何春萍,李萌;论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内容与方法[J];商业研究;2002年13期
9 李萌,何春萍;论导游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作用[J];国际商务研究;2002年02期
10 刘长运,李瑞;南阳市旅游地形象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孔山;;临沂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山西风光旅游规划设计院 张建荣 李江生;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杨振之;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中)[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杨振之;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杨振之;《旅游原创策划》节选六: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 (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李萌;导游应参与旅游地形象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张河清;旅游地形象设计中的文化包装[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万剑敏;构筑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大格局[N];华东旅游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建平;我国城市旅游地形象主题词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2 李艳;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理论和实践[D];四川大学;2005年
3 胡瑛;关于旅游地形象建设的系统研究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何清宇;实景演出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诗琪;基于传播模式的井冈山旅游地形象建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朱妍;旅游地形象测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曹晶晶;突发事件背景下乌鲁木齐旅游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汪郡;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的传播与构建[D];重庆大学;2013年
9 孙黎;旅游地感知形象测量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10 张贵兴;提升桂林市国内旅游地形象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8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