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路子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以内蒙古边境小镇恩和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为例
本文关键词:找准路子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以内蒙古边境小镇恩和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 乡村游 人口较少民族 发展路子
【摘要】: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近十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找准路子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在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的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依靠发展俄罗斯民俗家庭旅游、乡村游,成功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为其他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人口较少民族谋求发展路子提供了借鉴样本。人口较少民族虽情况各异,只要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凭借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就能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国家民委"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重点研究基地;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西藏民族大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基诺、俄罗斯、门巴族为考察对象”(15MYZP04)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扶持下,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以下简称恩和)通过发展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旅游,走上富裕之路。恩和俄罗斯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是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那么,具有各自特殊性的人口较少民族怎样找准、找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小骅;;体验旅游的ASEB分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朱玉福;;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实践程度评价及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3 祁惠君;;中国俄罗斯族民俗游初探——以中俄边境小镇室韦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2期
4 闫沙庆;李鸿;崔亚虹;;新农村建设与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模式新探——以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为例[J];满族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福;伍淑花;;找准路子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以内蒙古边境小镇恩和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2期
2 朱玉福;伍淑花;;内蒙古恩和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年01期
3 敖佳鹏;;中国俄罗斯族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聚居区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4 王德强;王峰;;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转型研究:特征、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9期
5 石俊;刘先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动力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8期
6 欧元明;;第二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期成效与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张阳;龚先洁;杨望暾;郭威;;陕南古村镇旅游发展策略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唐兵;;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9 何志鹏;;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王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问题论析[J];前沿;2013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莲;范朋;杨光华;;广西乡村旅游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刘亚萍;廖梓伶;;旅游承载力测算与承载指数评价实证研究——以广西巴马盘阳河沿岸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杨主泉;;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驱动模型构建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2期
4 王希恩;;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J];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5 朱玉福;;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6 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7 何群;;现代化与小民族生存问题探讨[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国务院有关部委扶持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J];中国民族;2005年09期
9 祁惠君;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5期
10 于长江;小民族,大课题——以赫哲族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漫宇;美国乡村游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时代;2005年21期
2 梁宝忠;;推进乡村游 促建新农村[J];小康生活;2006年04期
3 甘武进;;乡村游应突出“农”特色[J];农家顾问;2010年06期
4 刘明广;;谈旅行社如何开发乡村游市场[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05期
5 黄漫宇;;美国乡村游的启示[J];企业家天地;2005年12期
6 萧力;;游遍乡村 生产快乐——我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催热欢乐乡村游[J];当代广西;2006年06期
7 董学清;;欧洲乡村游对我国的启示[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6期
8 陈建斌;;都市连绵区乡村游开发的特点与对策——以珠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6年19期
9 祝海燕;;“乡村游”叫响山亭旅游品牌[J];山东农机化;2006年06期
10 王赵洵;;乡村游:海南旅游新沃土[J];今日海南;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相重扬;;推进乡村游 促建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张淑君;;休闲旅游的发展与我国乡村游的业态选择[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柏武;;以地域特色文化打造中国农谷(荆门)乡村游[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双;王小飞;刘小娟;;统筹发展城市乡村游 开创农地保护新思路[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记者站 朱丽华 通讯员 潘卢林;广东:亮点频现 搅热乡村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魏正环;旅行社如何开发乡村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刘刚 本报记者 赵颂;贵阳“乡村游”还须再加力[N];贵阳日报;2006年
4 车延斌 本报记者 王咏梅;乡村游升温背后的隐忧[N];黑龙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武文杰;“乡村游”如何更加规范[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6 晓溪;乡村游不能放任自流[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本报记者 段朝华 实习生 齐r,
本文编号:1189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8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