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Amos的环境地方性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机理分析——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1 00:24

  本文关键词:基于Amos的环境地方性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机理分析——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出处:《旅游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性 地方感 环境机理 西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


【摘要】: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Xi'an Daming Palac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Park as an example, the space form factors based on park landscape elements, service supporting elements, local sense of place, 5 potential variables, construct the structure of causal relation equation between local and local sense model. Through the preset observation variable factor scale design, issued 200 questionnaires, 181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then use SPSS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analysis databas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based on the Amos7.0 platform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o 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 and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of Daming Palac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Park to creat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isitors the sense of place.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联合资助课题“地方理论导向下城市休闲情境空间演化机制及营建模式——以西安市为例”(20126120120021)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西部欠发达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地方性’模式及优化方法研究——以陕南秦岭地区为例”(13YJCZH263)
【分类号】:F592.7;F224
【正文快照】: 历史遗址是地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具有典型地方性特色的资源,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所风貌,反映当时的事件地景,反映当代考古遗产价值,也可作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来进行挖掘和打造。这些考古遗址不仅能够彰显“地方性”,还能够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中华;;地方理论在城市休闲空间研究中的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2 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3 唐文跃;张捷;罗浩;杨效忠;李东和;;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4 陈蕴真;;浅议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张中华;;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J];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6 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7 张中华;文静;李瑾;;国外旅游地感知意象研究的地方观解构[J];旅游学刊;2008年03期

8 李九全;王立;;基于地方依附感原理的景区旅游竞争力探析[J];人文地理;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君;;对建筑装置化倾向的认识[J];安徽建筑;2007年05期

2 李兴举;王青;郑朝灿;陈重东;;直面传统,一次完整的“城市填空”——记浙江省兰溪市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3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4 李皓;弓弼;樊俊喜;;浅谈人性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5 郑皓;;网络通信时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变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6 常X;;小城镇道路景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7 范建红;王玲;;珠江三角洲乡村景观意象空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8 孟瑾;陈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9 余瑞林;杨华;刘承良;;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张善峰,张俊玲;城市的记忆——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辉;;“非典”之后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思考[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2 何韶颖;汤众;;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研究中的GIS应用探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刘祖健;;生态价值异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维波;;浅谈城市游憩空间整合的文化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原雅捷;;南京市长江路文化街空间活力的实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山;;城市综合体概念辨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贺韶伶;;论城市的精神气质[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玉萍;杨雪峰;;风貌特色——城市价值的一种显现[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董晓莉;杨英;;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依恋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侯学钢;;和谐人居型新城区规划创新刍议[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李P;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孔源;高等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梁雪;大连中心城区空间动线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石云志;大学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春彦;邯郸市城市住区更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姜世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空间感应测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中华;张沛;;地方理论:城市空间发展的再生理论[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2 程丽辉,王兴中;西安市社会收入空间的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3 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5 汪侠,顾朝林,梅虎;旅游景区顾客的满意度指数模型[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6 陆大道,郭来喜;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J];地理学报;1998年02期

7 王群;丁祖荣;章锦河;杨兴柱;;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8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李飞;;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9 王爱民,缪磊磊;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评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10 柴彦威;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程世丹;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欣;旅游产业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青岛大学;2002年

2 冯茂娥;陕西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测评与提升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2 唐文跃;;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3 付文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3期

4 肖潇;张捷;孙上茜;朱建华;;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汉中石门十三品为例[J];人文地理;2012年06期

5 张春霞;蔡兴燕;;浅析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地方感理论[J];技术与市场;2009年11期

6 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0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年01期

8 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9 孔翔;张宇飞;;开发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研究——基于上海闵行开发区周边社区的调研[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10 刘春燕;周曼诗;曾过生;吕佳;毛端谦;;旅游者地方感对旅游者忠诚度的影响研究——以旅游者满意度为中介变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亚颦;;地方感与地景塑造[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瑞红;周尚意;唐顺英;;乡土教育在青少年地方感建构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东山中学乡土教育对学生地方感建构作用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关华;;基于地方感的台北市龙山寺周边居民活动空间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岩森;混合开发加个性设计:美国零售项目新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记者 江宇;热闹过后 雅安再踏新征程[N];雅安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石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居民地方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马骞;历史街区游客地方感对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良全;高新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芬;城市内湖旅游者地方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敇;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建;旅游者地方感视角下高速铁路站区建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姚莹;城郊遗产型景区游憩者地方感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9 吕宁;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夏;城市形象传播中城市地方感的媒介呈现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2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62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