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区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区划研究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地表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使得自然旅游资源也呈现区域差异性。以综合分析、主导因素、相对一致性、完整性和梯度分级为原则,以地貌形态为主导因素,以自然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划分为中部资源独特区、北部资源差异区、西部山地资源密集区、南部山水资源丰富区、东部平原资源贫乏区5个大区和12个亚区,并对各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述。
[Abstract]: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surface make up of the ever-changing scene and environment, which make the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lso prese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leading factors, relatively consist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tegrity and gradient classification, taking geomorphology as the dominant factor, and taking the typ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s the index, Henan Province's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re divided into unique areas of central resources. There are 5 regions and 12 subregions in the north regio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regio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 the southern region and the eastern plai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each reg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s reviewed.
【作者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内涵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1]。据此推论,自然旅游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在当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淑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年02期
2 孙建华;;河南省嵩山世界地质公园遗产资源整合与开发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7期
3 袁胜元;王轩;吴国玺;高均召;;嵩山地区“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04期
4 袁胜元;尚世宇;;嵩山地区“地质地貌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12年03期
5 侯广顺;夏含峰;曹高社;司荣军;庞绪成;王珠峰;何军华;;嵩山地区假玄武玻璃的发现及其古地震意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崔树军;廉有轩;牛亚莉;宋志敏;;嵩山煤矿区环境地质研究与评价[J];中州煤炭;2010年05期
7 胡国辉;赵太平;周艳艳;王世炎;;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对比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3年07期
8 朱玉柱;;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中国矿业;2013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洋;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孙建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英朝;嵩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论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黄秋昊,赵媛;自然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制度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红英;自然旅游资源价值的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4 姬梅;;简论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高畅;;浅谈自然旅游资源资产的会计处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11期
6 尹国蔚;试论广西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孙焕英;制止盲目开发自然旅游资源[J];探索与争鸣;1997年11期
8 胡魁;加强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J];国土经济;1999年05期
9 李陇堂;宁夏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综合评价[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高苏;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欣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木壮;张燕;唐玲;;珠江口伶仃洋岛群自然旅游资源信息快速识别及其特征[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2 李文杰;;基于遥感技术的内蒙古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董玉明;;青岛的旅游、疗养气候[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4 竺国强;徐建春;金平斌;高善坤;;学习霞客精神,提高旅游品位[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索凤利[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地方发展论坛文集[C];2013年
6 ;杨林[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地方发展论坛文集[C];2013年
7 ;杨刚[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地方发展论坛文集[C];2013年
8 ;张承民[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地方发展论坛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传普邋张玲;恩施市为旅游开发定“戒律”[N];恩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娟;我们充分感受到桂林的诚意[N];桂林日报;2014年
3 姚琪琳;中国该向韩国旅游业学什么[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杨丽华;南非旅游局进京推广“自然”游[N];国际商报;2007年
5 记者 孙新晖 通讯员 戴微微;西部新丝路旅游(集团)公司挂牌[N];兵团日报(汉);2004年
6 本报评论员;深圳的最大资源是创新[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尹卫国;文化创意不是简单“拿”来[N];中国旅游报;2014年
8 李坚;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远政绩[N];东莞日报;2011年
9 中国驻大阪旅游办事处 葛燕;日本近五年旅游市场发展(上)[N];中国旅游报;2013年
10 记者 张之代;我市成为休博会分会场[N];黄山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燕;基于3S技术的珠江口海岛自然旅游资源特征与动态变化[D];广州大学;2011年
2 李娜;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罗国容;川西天然林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评价及其经营模式实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甘志国;滨海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齐红鸽;民族地区异质性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6 郑江椺;福建南平石佛山森林公园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5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8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