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扶贫角度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旅游扶贫角度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出处:《农业经济》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贫困人口多在农村,旅游扶贫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被赋予了更多关注。文章从体验经济着眼,结合旅游扶贫和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现状,提出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能使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结合传统旅游分析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特征,并阐述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社会经济意义。
[Abstract]:Most of the poor people in China are in rural areas,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has been given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economy, combined with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research stat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xperiential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can benefit the poor people in rural area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ential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and expound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experience-type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作者单位】: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F592;F3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美国经济学家PineⅡ和Gilmore在《欢迎体验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的概念以来,旅游经营的中心任务由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转向为游客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游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放松和购物,更多地还为了获得某种独特的体验,如娱乐消遣体验、逃逸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06期
2 郑群明,贺小荣,陈耿;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3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楚道;害虫综合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1999年03期
2 张华建,赵建勋;对有机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0年04期
3 赵颍南;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1年01期
4 郑芳;邵明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驻马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宋松岩;;新时期南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6 陈红卫;;我国农业集约制条件下的化学化技术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7 王节;汪慧玲;;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8 祗新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8期
9 王静爱,商彦蕊,苏筠,王志强,杨春燕;中国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乔晓军,沈佐锐,苏红田;北京地区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壁成;刘德林;张膺;方炫;;黄土高原六盘山生态经济圈功能区规划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李壁成;刘德林;张膺;;西北黄土高原乡村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苏新宏;;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4 袁兰;刘序;胡月明;;浅析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浅谈耕地保护的意义及对策[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健;;农药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予元;;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现状和21世纪的发展展望[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8 贾宁凤;许媛;王晓军;牛冰娟;;农耕景观的经济社会状况分析——以河曲县沙坪村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琳;基于生态经济体系的MOT方法在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路海东;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董凤丽;区域合作背景下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效益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龙昌;宁南旱区应变型种植制度的机理与技术体系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应华;中国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8 周荣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孔正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10 姜太碧;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方彦杰;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温、光合生理及产量表现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许琳琳;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慧青;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陈辉;崇阳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韩冰;柑橘间作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效益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7 武智勇;典型北方半干旱低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之杰;影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李庆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春燕;青海省特色农牧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2 李峥嵘,柴彦威;大连城市居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利用特征[J];经济地理;1999年05期
3 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王旭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7年05期
4 王昆欣,徐云松,阎纲,陈宝珠;一个值得去大力开发的旅游市场——关于浙江省农村旅游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J];旅游学刊;2000年06期
5 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年02期
6 吴必虎,,黄安民,孔强;长春市城市游憩者行为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1996年02期
7 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年05期
8 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年11期
9 薛达元;郭泺;;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9年02期
10 孙新章;;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凯;;皖南山区刘老根[J];农村实用技术;2007年03期
2 陈艳萍;祁真;;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及开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德祥;;丰都县生态农业与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6期
4 相磊;;黑龙江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共生模式研究[J];华章;2010年29期
5 高璐;刘玲;;浅析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6 段绪恒;武伟;;浅谈生态农业发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06期
7 牛艳梅;;汉中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2期
8 谢雨萍#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1期
9 谢雨萍;罗敏;;基于“三位一体”方法论的桂北生态农业旅游线路设计[J];特区经济;2009年10期
10 余玢萱;;浅谈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和实践[J];现代园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詹顺龙;彭建中;应长发;;南京市六合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定位和营销策略探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2 仇世元;张建平;;整合旅游农业资源与实践意义[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3 戴起伟;;乡村观光旅游建设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4 蒋润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助推平乐新农村建设[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都市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初探[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6 游碧竹;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义军;唐福銮;;恭城瑶族自治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俊;大观区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N];安庆日报;2009年
2 张作承邋陈义峰 李建刚;兴隆大上生态农业项目为农民架起“增收桥”[N];承德日报;2008年
3 李金旗 本报记者;牡丹区采纳政协建议做活大农业文章[N];联合日报;2008年
4 江苏姜堰市河横村党总支书记 张吉韬;建设生态家园 打造绿色河横[N];农民日报;2005年
5 王连 李金龙;庆丰千万元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陈汝财 饶爱玲;东山里村科学规划展宏图[N];永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王贞桐;广西创出个联合国确认的"典范"[N];广西日报;2006年
8 梁学勇;把崂山茶做成真正的品牌[N];青岛日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张润东;万亩月柿托起魅力“红岩”[N];人民代表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周志强;古镇将建全市首个4A级[N];中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锋;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综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小娇;基于能值理论的郫县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贾照雪;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王姣智;荷塘区“荷塘月色”项目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赖成志;SN农业综合项目的开发分析及其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高璐;南充市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姜钦耀;北京苹乐园观光农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9 张磊;合肥市白马山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世鹏;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5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1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