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经济影响下传统民族节庆变迁研究——以浙江景宁畲族“三月三”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3 06:22

  本文关键词:旅游经济影响下传统民族节庆变迁研究——以浙江景宁畲族“三月三”为例 出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经济 传统民族节庆 “三月三” 变迁


【摘要】:"三月三"是畲族传统的民歌节和乌饭节。近30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现代旅游经济的介入,畲族"三月三"节庆的内涵、活动内容和参与主体都发生了变迁。旅游经济发展强化了畲族"三月三"节庆的民族特征和旅游经济功能,并对畲族文化元素产生差异性影响。
[Abstract]:"March 3rd" is the traditional folk song festival and Wufan festival of she nationality. In the past 30 years,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modern tourism economy, the she nationality "March 3rd" festival has its conno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has strengthened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urism economic functions of the she nationality's "March 3rd" festival, and has a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she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浙江丽水学院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MZ05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2YJAZH104)成果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民族节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日益紧密的今天,民族节庆因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较强的体验性和民族文化整合功能成为各地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文斌;;创新:民族旅游节庆开发的动力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杨f;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杨雅玲;利用民族特色节庆活动 推进民族旅游业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吴茂青,朱江,莫艳恺,王平;开发畲族文化旅游资源 加快民族旅游经济发展——区域民族旅游经济综合发展调查[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6 张稳柱;节庆活动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J];旅游时代;2005年03期

7 曾杰丽;罗敏;;从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探析民族节庆旅游运作——以广西蚂拐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香荣;;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2 甘涛;;城乡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3 刘容;;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发展民族民俗游[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4 王晋;;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价值评价与开发建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文礼;王瑞萍;;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及其调适研究[J];长江论坛;2008年06期

6 郑自强;;论差异化在节会品牌中的作用——以成都市青白江区樱花节等旅游节会为例[J];当代经济;2011年10期

7 吴方琴;李薇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刍议——基于SWOT分析模型[J];当代经济;2012年06期

8 刘冰清;;大湘西傩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9 肖佑兴;;旅游影响调适系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10 郑辽吉;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开发的几个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牟红;;重庆市涪陵区“乌江山崖水湾”Boutique Resort Area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战略[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孙志国;刘之杨;戴光忠;;武陵山片区乡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克银;纳家户多元叙事的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毅;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5年

5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刘民坤;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余欢;贵州省旅游资源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强;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化战略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琳;贵州乡村旅游的民族特色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鞠明晖;上海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帆;民俗体育节庆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恬羽;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互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彭文喜;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世超;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东,唐莉;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点——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刘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陶伟,刘锋,刘家明;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4 殷群;;大理白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管宁生;云南丽江纳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年03期

6 陈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1期

7 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年02期

8 安来顺;;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文本)[J];中国博物馆;1995年02期

9 魏光;;“生态博物馆”探讨[J];中国博物馆;1996年03期

10 王冬萍,阎顺;1998-2000年新疆国内游客调查分析——兼析新疆旅游市场的发展[J];干旱区地理;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我国各民族节庆简表[J];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2001年02期

2 谢小兰;;浅析广西南宁市传统民族节庆开发[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彭新良;张刚;;搭建民族节庆平台 共论节庆发展方略——首届中国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J];财经界;2011年02期

4 曾杰丽;罗敏;;从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探析民族节庆旅游运作——以广西蚂拐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年06期

5 高杨;武英宇;;辽宁主要少数民族节庆民俗的产业开发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7期

6 罗定金;;凉山彝族风情拾趣[J];风景名胜;1996年01期

7 段继华,铁军;云南大理三月街的流变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剑秋;民族节庆在阵痛中经历转身[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金蕾;民族节庆峰会探索打造节庆品牌[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记者 刘彬;“2012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出[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杜再江;尊重民族节庆发展规律 推动民族节庆事业发展[N];贵州民族报;2013年

5 记者 勾六零 陈耀;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昨日拉开帷幕[N];大理日报(汉);2007年

6 记者 辛向东;2007年三月街民族节圆满落幕[N];大理日报(汉);2007年

7 勾六零;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图书赶集势头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导 杨剑龙;注重民族节庆中的人文精神[N];文汇报;2008年

9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杨剑龙;注重民族节庆中的人文精神[N];济宁日报;2008年

10 李润生;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圆满落幕[N];大理日报(汉);2008年



本文编号:1417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17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