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出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休闲农业 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指标选取
【摘要】:休闲农业作为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休闲农业评价研究文献大量涌现,且研究方法日渐成熟。基于上述背景,文章通过查阅1992~2016年间国内外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文献,从自然条件、经营策略、官方支持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农业评价方法进行归类,并逐一总结其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过程、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农业指标评价体系建设须从更宏观的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评价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态调整;评价指标选取及单项指标赋值须注重全面覆盖。
[Abstract]:Leisure agriculture, as a new type of industry,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after 1990s,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on leisure agriculture evaluation have emerg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rough consult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eisure agricultur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1992 to 2016, from the natural conditi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official support, and summarizes the evaluation object,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process and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index selection one by on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must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from the macro level; The evaluation index should be adjusted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and single index assig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coverage.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旅游功能开发与评价”(HB15GL074)
【分类号】:F323.4;F592
【正文快照】: 0引言休闲农业依托农业和农村丰富的自然景观,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风情感受、文化欣赏和农事体验等休闲服务和新型农产品[1]。休闲农业既体现了农业多功能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农业战略转型的一个方向,对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开荣;董继刚;;休闲农业研究述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3期
2 刘红瑞;安岩;霍学喜;;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李丰玉;董子铭;;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4 郑文昭;;宁夏休闲农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5 孔庆书;李洪英;师伟力;;基于DEA的河北省休闲农业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4期
6 陈志峰;郑百龙;许标文;曾玉荣;;休闲农业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01期
7 张润清;赵邦宏;曹盼;;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管理;2011年06期
8 邱叶珍;;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9 刘水良;吴吉林;田金霞;;基于AHP法的休闲型旅游地评价——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10期
10 许标文;郑百龙;池敏青;;基于PLS回归的上金贝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颖;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丽媛;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构建[D];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胡驰;黑龙江省休闲农业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乔春妮;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邱婷婷;上海休闲观光农业园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馨;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6 彭妮;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航瑞;李茜;;基于内源式发展理念的山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内容研究[J];农学学报;2017年04期
2 田聪华;苗红萍;沈鸿;;新疆各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02期
3 陈彦汝;;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与途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7年05期
4 陈文;;舟山地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1期
5 王颖;王和平;张丽娟;;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1期
6 张颖;陈奕捷;肖勇;王道龙;;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北京市休闲农业园区评价[J];江苏农业学报;2016年06期
7 王铁;邰鹏飞;;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年11期
8 朱长宁;;价值链重构、产业链整合与休闲农业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经济问题;2016年11期
9 檀学文;胡拥军;伍振军;魏翔;;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形式发凡[J];改革;2016年11期
10 金桂梅;袁锋;;喀斯特地貌单元中休闲农业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设计[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2 徐姗;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丽媛;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构建[D];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夏筵;福建平潭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瑞;霍学喜;;城市居民休闲农业需求行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观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4期
2 阚如良;杨小平;郑宇飞;黄进;;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评价——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J];生态经济;2015年04期
3 刘红瑞;安岩;霍学喜;;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杨大蓉;;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闲性农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6期
5 王世尧;王树进;;地理与休闲农业项目市场潜力分析——理论与来自江苏的经验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11期
6 文学艳;史亚军;;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25期
7 黄其新;;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及文化生态发展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宋长青;刘聪粉;王晓军;;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解:1985~2010[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10 王中雨;;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森;云南省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周青;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3 高建秋;休闲农业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彭明宇;基于AHP的高尔夫练习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林清;基于SBE法的福州郊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谢瑞芳;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郑家志;周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谢笑艳;政和县林屯村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9 王峰;溧水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10 彭妮;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台湾辅导农民转型经营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02年02期
2 卞洋;;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启示[J];浙江经济;2002年24期
3 朱明,程勤阳;日本的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年09期
4 江中龙;颇具特色的宝岛休闲农业[J];统一论坛;2004年04期
5 牛传军;张超;王秀茹;韩兴;;休闲农业—旅游新看点[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6 ;台湾休闲农业跨海交流[J];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01期
7 王小华;赵燕;熊丽;徐延涛;;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与经营[J];北方园艺;2006年03期
8 隆旺夫;;休闲农业有商机[J];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05期
9 ;台湾休闲农业走红国际[J];台湾农业探索;2006年02期
10 张占耕;;休闲农业的对象、本质和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编委名单[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段兆麟;;休闲农业规划的理念与实践[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林梓联;;休闲农业的展开与动向[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廖树宏;;休闲农业正确的发展模式[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彰德;;湖南省休闲农业模式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卫东;王晓辉;殷莉;文吉辉;;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安凯春;杜薇薇;;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任国柱;郭焕成;;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张s,
本文编号:1419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1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