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社会冲突疏解研究——基于对四川旅游业发展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1-16 09:03

  本文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社会冲突疏解研究——基于对四川旅游业发展的考察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发展 社会冲突 四川民族地区 政府职能转换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旅游社会冲突已经成为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一种不容忽视的特殊社会矛盾。本文基于对四川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考察,重点选择了桃坪羌寨为案例点,旨在获取描述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旅游社会冲突的有效疏解路径,以期规避恶性突发性群体事件,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urism social conflict has become a special social contradic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such as Sichuan, Yunnan, Guizhou and so on. Focus on Taoping Qiangzhai as a case, in order to obtain descriptiv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path of social conflict in tourism, in order to avoid malignant sudden group events.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时期的旅游社会冲突问题研究”(11CMZ044)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社会冲突调控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社会冲突的调控机制研究”(2012M5217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7;C913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旅游社会冲突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者、当地社区、地方政府、NGO组织和外来旅游开发商各利益群体之间,以及社群内部成员之间,因信仰、权利、地位、价值观念、利益分配等差异而引发的社群对抗[1]。基于长期考察发现,旅游社会冲突已经成为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兆峰;腾飞;;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左冰;;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J];旅游科学;2009年02期

3 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的社会影响——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个案调查[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年02期

5 时少华;;权力视角下社区居民在当地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京郊M村旅游拆迁征地事件的分析[J];理论导刊;2012年12期

6 钟洁;李如嘉;唐勇;;四川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社会冲突的调控机制研究——以甲居藏寨为例[J];开发研究;2013年03期

7 钟洁;陈飙;;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社会冲突的协调与社会和谐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曲光华;;冲突理论视野下社会矛盾疏导机制的构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焕洲;;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及实现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陈志永;王化伟;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3 陈志永;王化伟;毛进;;民族村寨居民与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空间分异[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4 侯国林;黄震方;;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5 胡林;;休闲时代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陈志永;;西江苗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7 王伯承;;贵州省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罗永常;;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理念、目标与对策——以黔东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9 周真刚;;近二十年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10 王维艳;黄璐;安永青;沈琼;;乡村社区的景区化程度测度及其效应评估——以云南典型乡村社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李强;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时少华;权力结构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彦;社区旅游增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魏宝祥;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惠泽宇;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利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王京传;旅游目的地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吉京;张谷英村社区参与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汤文霞;旅游业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村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谭红娟;自然遗产地居民旅游发展公平感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玲;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朱玉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增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郭文茹;福州市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雪;景区旅游开发冲突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扎旺;旅游规划实施后居民感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蒋敬;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乡土特征影响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俊菊;上海水乡古镇旅游目的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华,张宏胜;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2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年07期

3 龙良富;黄英;黄玉理;欧阳白果;;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社会反应:冲突论的视角——以中山市崖口村为例[J];调研世界;2010年09期

4 叶麒麟;郑庆基;;论乡镇政府在征地中的角色定位——从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的逻辑谈起[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年04期

6 闫喜琴;;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7 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8 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9 代则光;洪名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年11期

10 贺雪峰,刘勤;县乡村体制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进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子良;;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王华;;拾荒者冲突的社会学解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J];学海;2009年01期

4 孙瑾;郑风田;;关于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的国内外研究评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01期

5 杨淑琴;王柳丽;;社区冲突:社区社会工作者须有的风险预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6 刘颖;张英魁;;当前农民冲突型利益表达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7 罗大文;;社会冲突论研究述评[J];前沿;2011年16期

8 占志刚;论社会冲突化解方式的可选择性[J];文教资料;2005年30期

9 宋振玲;赵涟漪;;社会冲突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J];沈阳干部学刊;2007年03期

10 孙玉娟;赵琳;赵力媛;;社会冲突视阈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错位和缺失[J];唯实;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衍涛;;社会冲突控制与和谐社会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阎力;;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社会心理条件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中西对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左开大;曾凡跃;;试论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法的主旨[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振;;社会哲学视野下的宽容内涵及其时代特征[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方巍;;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稳定——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视角的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常樵;;人学发展需要应对的几个现实问题[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雷俊;;“都市化与民族地区城镇化”专题综述[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红;;论社会心态的转向与个人价值理念[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曦 张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机制建设的战略取向[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赵少智;浅谈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变化趋势[N];人民日报;2003年

3 吴晓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借鉴英美经验:应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刘海湘;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5 李松涛;北京要追求“幸福指数”[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王浪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郑文;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N];中国社会报;2004年

8 王荣启;科赛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N];学习时报;2007年

9 李培林;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其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王骞;北京:和谐社会指数测算惹争议[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2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郅强;和谐秩序与利益协调[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祥艳;评价论视域的社会思潮及其引领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爽;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的辩证审视[D];山西大学;2013年

2 曾祥宏;村庄社会冲突与村庄社会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小宾;社会冲突及其制度性控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卿;冲突论视角下休闲的社会和谐功能探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蓉;城郊被征地拆迁农民集体上访事件的社会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娜;科塞社会“安全阀”思想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陆志鑫;武汉昙华林历史街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思琦;族群与阶级:冲突社会中的正义[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文慧;民间信仰与村落关系[D];山西大学;2006年

10 赵杰;族群认同[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432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32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