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深度休闲、游憩专门化与地方依恋的关系研究——以紫金山登山游憩者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8 02:28

  本文关键词:深度休闲、游憩专门化与地方依恋的关系研究——以紫金山登山游憩者为例 出处:《生态经济》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深度休闲 游憩专门化 地方依恋 登山游憩者


【摘要】:随着休闲社会的发展,个体的游憩参与行为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通过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文章构建了由游憩参与者、游憩活动与游憩空间共同组成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深度休闲、游憩专门化和地方依恋之间的具体关系。研究发现,深度休闲对游憩专门化和地方依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憩专门化对地方依赖具有负向影响,并在深度休闲与地方认同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研究表明,游憩者的深度休闲特质越明显,对地方依恋的总体程度也越高,主要原因是情感认同的提升;而深度休闲特质越明显的个体,其游憩专门化水平也越高,主要原因是持续的活动涉入促进了认知和行为的专门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ociety, individual recreational participation behavior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topic. A conceptual model of recreation activity and recreation space is proposed, and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leisure,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 attachment is discussed. Deep leisure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 attachment.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local dependence and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deep leisure and local identity. The higher the overall degree of attachment to local, the main reason is the promotion of emotional identity; The more obvio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leisur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recreation specialization,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continuous involvement of activities promotes the specialization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城市旅游地景观时空演变机制及优化的比较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13YJC790010)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休闲城市导向的游憩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为例”(2013SJD790042)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20世纪末,我国已逐步进入了大众休闲阶段,休闲在国人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的休闲社会发展也出现了经济休闲化、文化休闲化、消费休闲化、旅游休闲化、运动休闲化等多种趋势[1]。休闲活动的类型很多,对个体的影响和效益也是多元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休闲活动与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宗书;王苏;;深度休闲活动对成功老化的影响研究——以四川德阳市老年冬泳队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龙江智;王苏;;深度休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本土化研究[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3 赵宏杰;吴必虎;;长城攀登者游憩专业化与地方依恋关系之研究[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4 陈希镇;李学娟;;结构方程模型下的信度估计[J];统计与决策;2011年01期

5 徐万里;;结构方程模式在信度检验中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7期

6 杨昀;;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陈远生;成升魁;;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2 刘菲;白贺玲;;城市中心商业区休闲消费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亓元;王水卿;;新契机下海南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关于海南旅游:海口、文昌、三亚黄金三角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高维和;;网络外部性、专用性投资与机会主义行为——双边锁定与关系持续[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5 于坤章,宋泽;信任、TAM与网络购买行为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6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7 高维和;黄沛;王震国;;资产专用性、渠道异质性与渠道投机行为:基于中国汽车企业的实证[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8 黄嘉涛;;顾客价值导向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9 蔡飞;樊春梅;刘叶飙;;中等城市休闲产业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九江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1期

10 文彤;;都市旅游度假区发展研究——以佛山市南国桃园为例[J];城市问题;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谋监;卜英平;;步道健行者场所依恋之研究:转换成本之观点[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洪静;李辉;;小城镇旅游专项规划编制的思考[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耿黎辉;周庭锐;;产品消费中ALE、BALE与购后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智;刘新燕;;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一个基于中介效应的整合模型——以中东部五省市企业为实证样本[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曹树金;卢泰宏;;网络游戏消费态度及行为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姚秀萍;王丽娟;;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测评量表设计与检验的方法[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7 曹兴;宋娟;;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曾萍;;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动态能力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国才;刘栋;王希凤;;销售人员组织支持感和私人关系对个人绩效的影响机制——顾客需求知识的中介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初;基于交易环境的消费者信任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永愉;潜意识、情绪劳动与服务质量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谢宣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高遐;“军民结合”战略实施的制度环境与组织变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明;基于行为意向的环境解说系统使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宝杰;东营市东营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郑艳玲;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陶懿;研发团队行为整合与团队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贞;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及关系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兵兵;云南卷烟产品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崔亦刚;中国联通德州分公司营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田敏;企业间关系强度对关系型渠道治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贺颖洁;国内乡村度假者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李红涛;银行营业厅服务对顾客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莉萍;周尚意;;城市化对乡村社区地方感的影响分析——以北京三个乡村社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2 邹伏霞;阎友兵;王忠;;基于场所依赖的旅游地景观设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3 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4 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5 马宝建;;场所依恋、故地重游的本质内涵及其启示[J];旅游论坛;2010年01期

6 田君叶;刘均娥;岳鹏;李淑兰;王永利;;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内心感受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01期

7 周慧玲;许春晓;;旅游者“场所依恋”形成机制的逻辑思辩[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王苏;龙江智;;深度休闲:概念内涵、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史江涛;杨金风;;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在我国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经济管理;2006年02期

10 谢洪明;王成;葛志良;;核心能力:组织文化和组织学习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晓莉;杨英;;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依恋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启鸿;鼓浪屿居民的地方依恋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9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39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