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地质公园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 地学特征 冰川消融 低碳开发 海螺沟地质公园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消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海螺沟冰川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山岳冰川,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和科研性。据观察,近百年来该冰川表现出持续消融的状态,保护已迫在眉睫。从规模、结构及分布3个方面论述了海螺沟冰川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冰川的形成和物质平衡的条件。根据温度、海拔以及表面覆盖物质成份3项对冰川消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针对海螺沟冰川消融的严峻现状和冰川地质遗迹开发和保护具体情况,提出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方案与保护建议。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glacial melting has become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facing mankind. Hailuogou Glacier is a typical monsoon oceanic glacier in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complete mountain glacier in the world. It has a high degree of appreci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glacier has continued to melt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and its protection is urgent.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acier in Hailuogou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scal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The conditions of glacial formation and mass balance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altitude and surface cover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which play a major role in glacier ablation, In view of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glacial ablation in Hailuogou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glacial geological relics, the development scheme and protection suggestions of low-carbon tourism product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区域地理与旅游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BAH33F01)
【分类号】:F592;P34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苏珍,宋国平,曹真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海洋性特征[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2 苏珍,施雅风;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3 何元庆,章典;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J];冰川冻土;2004年02期
4 刘丹萍,阎顺;天山1号冰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2期
5 徐柯健,殷继成;海螺沟冰川公园的开发与保护[J];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6 曹俊,郭建强;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游览线路规划[J];四川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7 程志翔;;冰川融化,一个热门的话题——纪念第36个世界环境日[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娴;贡嘎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莉莉;覃建雄;韦跃龙;任文静;;四川剑门关农业地质背景及农业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伏洋;张国胜;李凤霞;刘宝康;;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黄茂桓;我国冰川温度研究40年[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4 何元庆,姚檀栋,W.H.Theakstone;山地温冰川中的气候环境记录研究[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5 苏珍,施雅风;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6 何元庆,姚檀栋,杨梅学,沈永平;玉龙山温冰川浅冰芯记录现代指示意义[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7 何元庆,姚檀栋,杨梅学,孙维贞;玉龙山白水1号冰川区大气降水-冰雪-水文系统内δ~(18)O研究的新结果[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8 谢自楚,苏珍,沈永平,冯清华;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物质平衡、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1年01期
9 蒲健辰,姚檀栋,王宁练,丁良福,张其花;可可西里马兰山冰川的近期变化[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10 沈永平,梁红;全球冰川消融加剧使人类环境面临威胁[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s in the East Facet of Gongga Mountain,China[A];寒区冰情与冻土水文效应——第4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杜辉;方波;;大生态旅游理念下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一平;何云玲;彭贵芬;刘洋;耿锟;;金沙江河谷盆地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效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韩通;陈少勇;乔立;;祖厉河流域近50年降水变化研究及典型人类活动事件的响应[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继竹;郭英莲;;金沙江中下游强降水面雨量特征及天气特征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3年
6 彭永祥;魏峰群;吴成基;;基于CNKI文献的国内旅游地学研究发展及趋势[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巧媛;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云田;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徐孝彬;利用宇生同位素~(10)Be对青藏高原东南部沙鲁里山第四纪冰期事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段志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新生代地质事件及其对印—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杰;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范_";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梅燕;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及保护性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建括;基于遥感与实测的玉龙雪山冰川变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志麟;贺兰山的冰川与环境[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徐;太白山冰川发育与构造运动和气候特征的耦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祖波;文化边缘地带的多元文化展示与旅游景区互动发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徐柯健;四川海螺沟冰川公园旅游资源特色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立国;塔里木盆地南缘4.0 ka来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7 李廷勇;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程磊;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各冰川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预测[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良;祁连山空中水资源及水循环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景华;羊卓雍错流域冰川—湖泊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玉;四川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建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李娴;殷继成;;四川峨边黑竹沟风景旅游区资源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3 李娴;殷继成;;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胡发德,王明龙;贡嘎山冰缘现象的初步观察[J];冰川冻土;1982年04期
5 王彦龙,邵文章;贡嘎山海螺沟雪崩与冰川[J];冰川冻土;1984年02期
6 苏珍,梁大兰,洪明;贡嘎山海洋性冰川发育条件及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1993年04期
7 苏珍,宋国平,曹真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海洋性特征[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8 闫顺,贾宝全,许英勤,杨云良;乌鲁木齐河源区植被及表土花粉[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9 康兴成;青藏高原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J];冰川冻土;1996年S1期
10 郑本兴,赵希涛,李铁松,王存玉;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特征与变化[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纪平;;从川西藏东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看青藏高原隆起原因及其他有关问题[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骆颖;黑龙江省带岭旅游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仇昊;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庄秀琴;洪泽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茂强;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觅;;冰川消融 后果堪忧[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11期
2 莉莉;;世界冰川消融速度创纪录[J];农村实用技术;2008年05期
3 苏珊娜·戈登伯格;;珠峰冰川消融发出危险信号[J];中国三峡;2012年01期
4 苏珊娜·戈登伯格;;珠峰冰川消融发出危险信号[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年01期
5 潘峰;金希;;冰川消融 淡水告急[J];海洋世界;2012年03期
6 路传琳;冰川消融及其径流与气温的关系——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J];冰川冻土;1983年01期
7 万生;;冰川消融 环境破坏[J];科学新闻;1999年18期
8 ;冰川消融需要多久?[J];文明;2007年11期
9 杜海燕;;冰川消融 后果堪忧[J];科学生活;2007年10期
10 ;冰川消融速度创纪录[J];今日中学生;2008年Z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勇;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N];人民日报;2007年
2 王珊;建筑对冰川消融的回应[N];建筑时报;2012年
3 刘洪宇;冰川消融对人类有哪些影响?[N];中国矿业报;2012年
4 万言;“冰川消融 后果堪忧”[N];中国海洋报;2007年
5 杨涛利 徐效梅 侯卫婷;冰川消融萎缩 保护迫在眉睫[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丽月;齐心协力延缓冰川消融[N];新疆日报(汉);2014年
7 ;2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冰川消融,后果堪忧?[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杨爱伦;气候科学与气候政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联合国:“喜马拉雅冰川消融”数据出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记者 李欣;IPCC发表声明驳斥媒体报道[N];中国气象报;2010年
,本文编号:152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2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