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关联度测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5 19:33

  本文关键词: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及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2002年与2007年投入产出表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2年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关联度测算研究

黄凌鹤  

【摘要】:铁路运输业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出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又具有服务业性质,能够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运输原材料、燃料等中间产品,也能提供装卸等服务,对产业链上下游国民经济部门具有相当大的推动和拉动作用。正因为铁路运输业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其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尽管铁路运输业基础产业地位和作用很明显,但是国内外关于铁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及其发挥作用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且在少量的研究中大都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贡献度的量化做得不够。最近几年为了消除2008年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家对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运输业投入大量资金,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本文正是在这种理论条件和经济背景下,对铁路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定量测算来说明铁路运输业的实际地位。 本文以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业投入产出调查汇总资料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铁路运输业与其他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从铁路运输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量化并阐述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包括铁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增加值贡献测算、对社会劳动就业贡献测算以及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测算,并做出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国民经济发展与铁路客货运量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探究了铁路客货运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除此之外,文章还引入了2002年与2007年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对比,以及2001-2010年间铁路运输业与交通运输业其他部门客货运源、运能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以总结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构成结构,归纳铁路部门的发展趋势。 通过测算结果可知,我国铁路运输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铁路运输业的前向推动作用,更加体现其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为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我国应该继续巩固铁路运输业基础产业地位,并加快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步伐,使其更好的贡献于经济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32.3;F2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松兰,刘栋;产业关联度分析模型及其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2 韩旭里;投入产出模型直接消耗系数修订的准则[J];系统工程;1996年06期

3 刘海洲;周涛;高志刚;;基于产业关联度的都市圈轨道交通客流分布预测[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1期

4 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5 刘明菲;李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作用机理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6 李凤霞;吴爱华;柳新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投资的经济贡献分析[J];公路;2007年06期

7 纪景义,栗红强,王建智,王殿海;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3期

8 龙开元;铁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影响的研究——以洛湛铁路建设对益阳经济的预期影响为例[J];经济地理;2002年01期

9 丁莉莉;;我国铁路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统计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5期

10 刘晓欣;胡晓;周弘;;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及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2002年与2007年投入产出表视角[J];旅游学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倩;赵素姣;于英川;;FDI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志民;闫大凯;吴志强;何小明;;盐田港对地区经济贡献度研究与国际接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振海;渝怀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庞宇征;公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孟陶;基于投入产出的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周方;公路交通运输对成都经济的贡献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苏永生;沿海港口经济贡献定量分析方法探讨[D];天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Agricul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4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5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金荣;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运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旭,胡思继,崔艳萍,马叶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志学,尤勤,谷雅琴;运输邮电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3 蔡四平;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4 谢德禄,彭劲松;依托渝怀铁路加快重庆经济发展研究[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童明;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发展趋向[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4期

6 武伟,宋迎昌;论铁路经济带的组成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02期

7 金凤君,钱志鸿,孟斌,田文祝;内地-香港间客运联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8 韩增林,杨荫凯,张文尝,尤飞;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9 陆玉麒;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10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小瑜;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先进;加快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测算[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李明;水运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铁;铁路运输业的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学报;1997年02期

2 覃蓉芳,万宇,武振业;铁路运输业的竞争优势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沈熙俫;;铁路运输的环境保护[J];交通与运输;2007年02期

4 刘玉香;关于铁路走向市场问题的再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3年12期

5 赵红霞,赵玉梅;关于中国铁路运输业规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4年11期

6 张戎;资产分割:在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关于铁路运输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议[J];铁道经济研究;1995年03期

7 涂锦;铁路运输业生产率的增长及相关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8年03期

8 武剑红;中国铁路运输业与WTO[J];铁道知识;2002年02期

9 蒋晓光;国外铁路运输业组织模式及其启示[J];经济师;2004年05期

10 赵剑峰;;推进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设想[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3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平;;加入WTO后中国铁路运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季方;;分析铁路运输业人力资源需求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3 文力;;中国铁路如何面对WTO[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李超;;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与思考[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刚;;浅论安全之于铁路[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6 刘凯;张晓东;俞文锦;;略论中国铁路货运物流化的改革发展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王国荣;赵品;;提高铁路运输速度 发展高速铁路 适应国民经济的大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张功岳;宋一凡;;WTO与中国铁路运输财务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运输企业从市场取得收入的实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李保红;马昕宇;;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探计[A];山西省铁道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春安;;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 提高企业竞争力[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银万国 周萌;[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湘财证券研究所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金嘉欣;[N];证券时报;2011年

3 特约通讯员 蒋晓芬;[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4 记者 耿彩琴;[N];北京日报;2008年

5 ;[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张娅 庄健;[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9 ;[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徐海星 记者 薛松;[N];广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振法;我国铁路运输业模块化重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会宗;中国铁路运输业行政垄断与引入竞争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周方明;列车节能操纵理论模型与参数标定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方晓平;关联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5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殷红军;我国铁路项目融资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李长宏;铁路特种集装箱的优化配置及盈利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梁军平;路企直通运输组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克勤;关于经济型高速铁路的原理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赵文成;高速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凌鹤;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关联度测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姜琪;中国铁路运输业规制效率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红亮;铁路运输业国民经济贡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任倩;铁路运输业发展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楠;我国铁路运输业规模经济性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方涛;铁路运输业生产函数及生产要素水平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姜惠明;铁路运输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网运分离”[D];西北大学;2002年

8 魏巍;论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夏永强;引进外资与中国铁路运输业“跨越式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王振广;我国铁路运输业低碳绿色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测算及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基于2002年与2007年投入产出表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3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