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后洼上层文化的渊源与流向——论辽东地区以刻划纹为标识的水洞下层文化系统

发布时间:2018-02-28 14:12

  本文关键词: 后洼上层文化 水洞下层文化系统 辽东地区 新石器时代 出处:《北方文物》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水洞下层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和小珠山中层文化均是以施刻划纹陶器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从陶器的亲缘关系上看,后洼上层文化是由水洞下层文化发展而来的,并演变为小珠山中层文化,他们属于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同一文化系统。文章在梳理了水洞下层文化系统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Abstract]:The lower culture of Shuidong in the Neolithic period of Liaodong, the upper culture of Houwa and the middle culture of Xiaozhoushan are all archeological cultures represented by carved pottery. The upper layer culture of Houwa developed from the lower level culture of the water tunnel and evolved into the middle level culture of Xiaozhu Mountain. They belong to the same cultural system, one after the other and one after the other. The article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layer culture system of the water tunn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surrounding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s further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史前考古研究室;吉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780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BKG004)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1006)的资助
【分类号】:K87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宾福;;中朝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2 王嗣洲;大连北三市新石器文化研究[J];北方文物;2000年04期

3 刘俊勇;;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文化与周围文化的关系[J];东北史地;2008年03期

4 许玉林;金石柱;;辽宁丹东地区鸭绿江右岸及其支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J];考古;1986年10期

5 刘俊勇;王t};;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4年04期

6 许明纲;许玉林;苏小华;刘俊勇;王璀英;;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J];考古学报;1981年01期

7 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年04期

8 许明纲;长海县贝丘遗址发掘收获[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9 李恭笃;;辽宁原始文化区系划分与类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王建华;试论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史前文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嗣洲;;中国东北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渊源关系[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2 赵宾福;;中朝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3 陈国庆;;红山文化渊源探讨[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4 许玉林;辽东半岛石棚之研究[J];北方文物;1985年03期

5 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6 周晓晶;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初步研究[J];北方文物;1999年01期

7 高芳;华阳;霍东峰;;辽宁大连大潘家村出土遗存再认识[J];博物馆研究;2009年02期

8 刘俊勇;论大连(旅顺)史在中国东北史中的地位[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张翠敏;;论辽南地区偏堡类型因素[J];东北史地;2004年04期

10 张翠敏;;论双砣子第三期文化在黄渤海沿岸地理分布上的差异[J];东北史地;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崔璇;;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河套地区与燕山南北的文化联系[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2 索秀芬;李少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廖国一;珠江流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占风;鸭绿江、图们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艳红;中国史前装饰品的造型和分区分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唐淼;长白山地及其延伸地带青铜时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霍东峰;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闯;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子文;辽东半岛南端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2008)[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志刚;辽东半岛南端与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薛振华;以陶器为视角的红山文化发展阶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伟;小珠山下层文化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白燕培;辽东半岛南端史前农业工具的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倩倩;辽东半岛早期渔业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轶铭;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8 张盟;东北地区石刀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丽丹;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四个发展阶段[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研;大汶口文化玉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恭笃 ,高美璇;一种时代偏早的原始文化类型的发现——赴辽西走廊锦县、绥中考古调查记[J];北方文物;1986年03期

2 齐俊;本溪地区太子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期遗址[J];北方文物;1987年03期

3 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4 朴龙渊;吉林省龙井县金谷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5 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6 李恭笃;本溪地区洞穴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北方文物;1992年02期

7 吴汝康;;辽宁建平人类上臂骨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04期

8 ;凌源西八间房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年02期

9 邱立诚;宋方义;王令红;;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文化遗址发掘简讯[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03期

10 张镇洪;;辽宁地区远古人类及其文化的初步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生;;略论朱元璋对辽东的用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2 杨e,

本文编号:1547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47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