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城市休闲的功能性研究——以北京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09 08:27

  本文选题:城市休闲 切入点:北京 出处:《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旅游目的地和城市休闲进行阐述,从人类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三个角度辨析城市休闲需求的形成机理,从功能学角度构建城市休闲要素体系,包括以场域功能为主体的空间要素、以经济功能为主体的产业要素、以生态功能为主体的景观要素和以社会功能为主体的公共服务,进而构建城市休闲功能评价模型。实证分析北京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中的休闲功能性问题,在论述城市休闲对北京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urban leisure, analyze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urban leisure demand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human lif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ity image, and constructs the system of urban leisure elements from the angle of function. It includes the spatial elements with the field function as the main body, the industrial element with the economic function as the main body, the landscape ele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public service with the social function as the main bod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leisure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tourism destination in Beij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urban leisur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tourism destination in Beij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012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090017和210007) 科技创新平台北京与中国高端旅游发展战略研究(375009)资助
【分类号】:F590;F29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寿春;城市休闲经济的规模与产业结构构建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田逢军;沙润;;基于城市休闲理念的公园绿地开发途径——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09期

3 华钢;楼嘉军;;城市休闲系统研究[J];旅游论坛;2009年03期

4 郑胜华;基于整合理论的城市休闲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2期

5 楼嘉军;徐爱萍;;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发展阶段与演变特征研究[J];旅游科学;2011年02期

6 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年10期

7 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年12期

8 朱桃杏;吴殿廷;王瑜;;近10年国外城市休闲研究:特征、比较与启示[J];旅游学刊;2011年09期

9 吕宁;张会新;;城市休闲与休闲产业研究评述[J];商业时代;2011年13期

10 韩光明;黄安民;;地方理论在城市休闲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玉英;城市休闲功能扩展与提升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吕宁;基于城市休闲指数的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红英;;休闲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2 刘婷婷;景乔松;;浅论休闲型旅游[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3 徐秀玉;;城市居民公园休闲行为特征实证研究——以广州市城市公园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刘亮亮;袁书琪;;基于休闲三维度的城市节事活动影响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孙文秀;靖芳;;开发工业文化遗产旅游 挖掘城市休闲深度——以无锡为例[J];城市;2011年12期

6 田逢军;沙润;;基于城市休闲理念的公园绿地开发途径——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09期

7 田逢军;;城市大型公园绿地游憩功能的综合开发——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9年07期

8 曹新向;苗长虹;陈玉英;王伟红;;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9期

9 黄震方;祝晔;袁林旺;胡小海;曹芳东;;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与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9期

10 付达院;;我国发达地区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因及趋势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钱云;刘佳燕;;休闲城市场所营造原则与实践——以广州南沙新区休闲场所体系规划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淑君;;休闲旅游的发展与我国乡村游的业态选择[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凤霞;曹艳英;王海鹏;;城市休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张庆军;戴菲;;多元目标导向下的城市绿道网络评价体系构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6 刘邦凡;;中国城市休闲文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2 郝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于苏建;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陈玉英;城市休闲功能扩展与提升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杨财根;基于休闲旅游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吕宁;基于城市休闲指数的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明超;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小城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殷小林;重庆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琳琳;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微芳;基于场所依赖理论的休闲业态创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刘伟;基于市民体验效用的城市休闲企业区位管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龙飞;基于被动式休闲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D];江南大学;2011年

9 黄鹤;重庆市主城区运动休闲系统构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文萍;济南与重庆城市休闲文化特征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马惠娣;;城市与休闲[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11期

3 李耿为;邢媛;;城市休闲研究初探[J];沧桑;2007年01期

4 纪晓岚;城市本质的理论构成[J];长江建设;2004年03期

5 王寿春;城市休闲经济的规模与产业结构构建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赵辉;张声远;杨秀;江亿;;中国六个典型城市休闲能耗的调研与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7 武廷海,鹿勤,卜华;全球化时代苏州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8 顾朝林;;勤俭规划[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9 郭旭;郭恩章;陈e,

本文编号:1587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87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