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旅游产业与当代信息技术融合路径研究
本文选题:乡村旅游 切入点:产业融合 出处:《商业时代》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三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是繁荣农村经济和提升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主导性作用力量,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农村地区具备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信息技术拓展市场、信息技术规划旅游景区、多媒体虚拟技术展示以及信息化服务管理等在内的多项融合路径为"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示路径,本文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rural tourism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the leading force for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conomy also makes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a broader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rural areas, inclu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and the mark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lan tourism scenic spots.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media virtual technology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management provides a clear ind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is analysi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分类号】:F592;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补宏;梁方方;;浅析旅游新经济——旅游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提升[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1期
2 高海生;陈胜;;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3 李伟;刘凤霞;;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质探讨——基于面向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服务的分析[J];企业经济;2012年02期
4 何艳琳;耿红莉;;论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12年05期
5 闫立媛;;区域性旅游城市旅游广告投放策略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2期
6 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霞;徐颂军;杨菁;;基于信息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以海南省国内旅游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6期
2 张补宏;闫艳芳;;国内外旅游信息化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5期
3 耿红莉;;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发展的模式、特征及升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4 何艳琳;;窦店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王兆峰;谢娟;;基于信息化理论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熊伟;骆雅洁;;高星级酒店业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基于广州案例[J];旅游学刊;2012年04期
7 黄玉玲;;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安吉县乡村旅游为例[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5期
8 郭琳娜;;论当代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契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陈宁;;从观光游到生态游: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10 高科;;宗教旅游异化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竞敏;共生型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张淑敏;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休闲旅游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石浩玉;矿山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与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谢娟;基于信息化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5 邓炫;南宁市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6 胡霞;Android版某记事本旅游记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杨佳;都市型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蓓;北京乡村旅游信息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彭敏;微博在旅游信息服务中的角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10 丘晖;基于Android的城市旅游小助手软件的设计和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嘉;;新经济条件下旅游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胡云;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城市问题;2004年02期
3 李淑英;周早弘;吴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信息素质的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4 陈刚;张卉;郭嘉;;农村电视媒体广告投放策略研究[J];中国广告;2009年12期
5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6 孙静;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徐雪;周青;;旅游企业信息化的两重价值论——应用与组织进化[J];河南水利;2004年05期
8 陈雪钧;;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旅游企业虚拟价值链研究[J];价格月刊;2009年06期
9 龚振;加强旅游创新 发展国际旅游[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2期
10 盘红华;;浙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及策略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立强 驻天津记者 李曦 李佳;[N];中国旅游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华丰;景区电子门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陈海鹏;旅游信息化服务的发展及其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2 马军;;产业融合下的我国制造业发展[J];企业管理;2011年02期
3 孟添;张恒龙;;产业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动力[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4 苏醒;;产业无边界[J];21世纪商业评论;2007年02期
5 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与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措施[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刘立华;白丽;;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J];商场现代化;2007年34期
7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陆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年05期
9 朱爱菊;信息业的融合和产业分类[J];情报杂志;2005年10期
10 张佰瑞;;产业融合与北京旅游业的发展[J];城市问题;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方红;;布依族乡村旅游与人才开发[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杨冠雄;;海南有必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兼论乡村旅游应当做成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要品牌[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迪力夏提·司马义;买托合提·阿那依提;;哈密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潘宜;程望杰;;村庄有机更新中乡村旅游特色的保护与挖掘[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常洁;何鹏;林正雨;;浅议人居环境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以雅安雨城区三里乡村旅游地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楼惠新;;论乡村旅游的品牌设计与营销[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8 楼惠新;;论乡村旅游的品牌设计与营销[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远坤;;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翁孟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习秋;乡村旅游项目应如何开发[N];河南科技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润 李慧;乡村旅游:三十年与三个华丽转身[N];光明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潘国雄;加快乡村旅游力度[N];贵州民族报;2008年
4 史洪跃;黔西倾力打造解放村乡村旅游[N];毕节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太平 实习生 杨荣生;做好规划引导 发展乡村旅游[N];常德日报;2008年
6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熊晓红;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通讯员 徐祥;红安乡村旅游彰显富民效应[N];黄冈日报;2008年
8 郭迎新 刘峻宇 蒋洪林;杨凌开创乡村旅游新纪元[N];西部时报;2008年
9 记者 杨蕊 雷蕾;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在新平召开[N];玉溪日报;2008年
10 史洪跃;黔西县——加快解放村乡村旅游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钊;森林资源灾害应急机制及应急智能决策系统构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高静学;政务流程再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广君;基于IT的建筑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李;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张华;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隽妮;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于晓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成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D];西华大学;2010年
5 甘飞云;宋代乡村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董丽丽;湖北省乡村旅游的区域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芳;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韩冉冉;基于体验营销的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9 段云国;重庆市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薛贵儒;黄山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2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1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