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本文选题:非使用价值 + 条件价值法(CVM) ; 参考:《资源科学》2014年09期
【摘要】:武夷山是我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遗产地内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最早的对外旅游窗口,其遗产资源价值高,在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者支付意愿与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2009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游客人均支付价值为29.67元/年。收入、学历、对旅游的热爱程度、遗产保护意识4个受访者特征变量在各分组水平下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对旅游的热爱程度及遗产保护意识越强烈的受访游客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性别、年龄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Abstract]:Wuyi Mountain is one of the four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heritage sites, Wuyi Mountain scenic spot has the highest value of heritage resources.Wuyi Mountain in the dual heritage site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The conditional value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willingness to pay and the non-use value of the interviewees in Wuyi Mountain Scenic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capita payment value of the tourists in Wuyi Mountain Scenic area in 2009 is 29.67 yuan per yea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 factor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willingness to pay among the four interviewees in terms of income, education, love of tourism, awarenes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at each group level,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 and age.The higher the income,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love for tourism and the stronger awarenes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higher the willingness to pay, but the gender, age and willingness to pay are not related.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301203;30870435)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33515120007)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6112C035F) 福建农林大学A类毕业生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32130012)
【分类号】:F22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雪旺;张捷;刘传华;李敏;钟士恩;;条件价值法中的偏差分析及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九寨沟游憩价值评估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2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3 姚建云;黄安民;兰晓原;;基于CVM方法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以云冈石窟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5期
4 游巍斌;何东进;巫丽芸;洪伟;詹仕华;黄德华;覃德华;游惠明;;山岳旅游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2年01期
5 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陈东景,巩增泰,苏志勇,张勃,石惠春;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6 刘亚萍;潘晓芳;钟秋平;金建湘;;生态旅游区自然环境的游憩价值——运用条件价值评价法和旅行费用法对武陵源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7 张明军;孙美平;姚晓军;石培基;刘光t;常学亮;连富城;;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平均支付意愿参数估计[J];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8 许丽忠;吴春山;王菲凤;张江山;刘文伟;;条件价值法评估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可靠性检验[J];生态学报;2007年10期
9 宗雪;崔国发;袁婧;;基于条件价值法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存在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8年05期
10 游巍斌;何东进;巫丽芸;洪伟;詹仕华;覃德华;游惠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安全度时空分异规律[J];生态学报;2011年2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金泉;基于CVM的黄山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彩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马中;李进华;;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贾艳琴;;CVM在崆峒山非使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3 刘向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困境的经济学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4 董长贵;邬亮;王海滨;;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北京密云水库生态价值评估(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5 胡和兵;贾莉;胡刚;;基于CVM的池州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6 王小鹏;赵成章;王艳艳;;微观尺度湿地生态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7 胡小波;王伟峰;余本锋;龚慧敏;汪峻;;基于CVM的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8 尹小娟;钟方雷;;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9 尤建林;陈献志;孙德斌;项宁宇;;条件价值法在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10 谭U,
本文编号:1732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3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