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9 13:30

  本文选题:高职院校 + 专业群 ; 参考:《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02期


【摘要】:专业群构建是高职院校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群"内专业主辅关系要以产业链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基于专业群构建的目标、原则、效益,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旅游产业要素逻辑关系为依据,以旅游管理专业或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契合产业链的龙头行业,以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is the main grasp of 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jor and auxiliary in group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industry chain and the inherent logic rela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Based on the objectives, principles, benefits, and tourism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element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ake th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or the specialty of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as the core specialty,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ultivation of tourism personnel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作者单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编号:B-a/2013/03/024),主持人:丁宗胜
【分类号】:G712;F5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1期

2 曾宪文;张舒;;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关于质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3期

3 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建国;;浅议艺术设计传媒类“专业群”建设[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2 王浩辉;;加强专业群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魏文杰;;立足市场进行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4 赵坚;;适应物流产业群发展需要的物流专业群建设研究——以重庆市物流产业群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蒋易强;;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4期

6 刘方;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谢正兰;李剑勇;;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设计[J];电子商务;2012年04期

8 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石海信;银建军;黄孙庆;;基于产业链的沿海高校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构建研究——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系列论文之一[J];高教论坛;2012年07期

10 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兰平;;广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学思考[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段洪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永香;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张雄;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泽强;江西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年

8 杨崇崇;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左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10 陈娜;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鹏飞;苏成柏;;浅谈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蔡克勇;我国新办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3 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1期

4 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5 曾宪文;张舒;;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关于质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3期

6 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7期

7 李志宏,王伟,李津石;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改革 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8 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9 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年01期

10 陈林杰;;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案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案例[J];职教论坛;2007年21期

2 任运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吕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3期

4 夏颖颖;;浅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5 余芳;;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礼仪教育模式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飞生;赵鹏飞;;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与实践[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6期

7 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8 罗勇武;刘毓;肖冰;易峥英;何芸;;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年11期

9 赵鹏飞;苏成柏;;浅谈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姜松;;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2+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4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林杰;;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技能课程综合化的路径研究与实践[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8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通讯员 蒋雪艳;济南职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N];济南日报;2011年

3 何治慧;昆明冶专跻身全国百强高职院校[N];昆明日报;2008年

4 洪福兴 刘文开;打造八闽林人的“黄埔军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陈红英;不再让学历决定一切[N];中国人事报;2005年

6 记者 张茧邋通讯员 童志宏 刘彦妮;5所高职院校接受“省检”[N];湖南日报;2008年

7 李海英;省高招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线公布[N];沈阳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赖红英;广东公开招聘高职院校特聘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彦;打造高职院校排头兵[N];黑龙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宝敏;人才培养不达标 学校招生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5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7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郑爱芳;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燕南;浙江省经济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3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73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