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由南澳旅游发展选择看城市近郊海岛的困境与突破

发布时间:2018-04-19 23:43

  本文选题:近郊海岛旅游 + 动力 ; 参考:《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解释了"近郊海岛"的概念和特征,从南澳岛旅游发展现状入手,以南澳岛为例详细分析了当前近郊海岛面临的特殊问题,将其归纳为政府调控、开发时序、开发方式、统筹联系四个"错位"。在此基础上探讨近郊海岛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所在,对现有近郊海岛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判别,试图寻找出现阶段较为合理的近郊海岛旅游发展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burban islands", 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nao Island, taking Nanao Island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n detail the speci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islands in the suburbs at present, and concludes them as government regulation, development timing,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verall contact four "dislocation".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tiv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island tourism in the suburbs, discriminates the existing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island tourism in the suburbs, and tries to find a mor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island tourism in the suburb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瀚;;论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驱动力及其阶段性演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2 卫春增,卢凤君,苏文凤;企业信息化动力改善措施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3 张建国;俞益武;李健;夏盛民;郑国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与实现途径[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4 李建春;;我国旅游客体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王春艳;王月;;海洋休闲旅游研究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牟红,程乙昕;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彭永祥;吴成基;;交通巨变条件下贫困县的旅游发展——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J];城市问题;2008年07期

8 覃峭;;梯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7年05期

9 钟韵,彭华,郑莘;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初步研究:概念、结构、要素[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10 林岚;许志晖;丁登山;;旅游者空间行为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莹;;2008年奥帆赛对青岛市海洋旅游的影响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王伟;;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及其运行机理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隋芹芹;;滨海旅游国内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李悦铮;俞金国;王恒;刘伟;李红波;;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振克;张云峰;;当前我国海岛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对策[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孙兆明;马波;;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魏成元;;海岛型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探讨[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悦铮;俞金国;王恒;刘伟;李红波;;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明太;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6 徐海军;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国贵;基于房地产业视角的中国沿海区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浩;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丽;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哈尔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包乌兰托亚;基于海洋科技产业城的青岛海洋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杜贵爱;中国海洋旅游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窦颖颖;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丽铭;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邓志强;设施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国静;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休闲体育产业带开发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龙;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江海旭;地中海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丽;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海岛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世政;旅游资源区域联合开发研究——以重庆为例[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2期

3 乐忠奎;舟山海岛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J];东海海洋;2000年02期

4 张灵杰;玉环大鹿岛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东海海洋;2000年04期

5 彭华;汕头城市旅游持续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6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7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8 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9 彭华;试论经济中心型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以汕头市为例[J];地理科学;1999年02期

10 冯学钢;嵊泗列岛“桥—港—景”旅游联动发展模式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善;;南澳情思[J];创业者;1994年03期

2 伍鹏;;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初探——以舟山蚂蚁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为例的实证分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王静;徐继填;;安徽岳西县“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孙新;周灿芳;雷百战;严霞;黄薇妮;;南沙发展滨海都市型休闲农业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5 管婧婧;;旅游经济优区人力资源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杭州实践的探讨[J];旅游论坛;2008年05期

6 刘春燕;;桂林市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7 潘黎韵;房yN婷;;成都市温江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3期

8 屠纯国;;永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今日科苑;2009年14期

9 张建萍;吴亚东;;体验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9年12期

10 李坚诚;陈非;;基于区位条件的南澳海岛旅游发展转型与创新[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天元;;我国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模式探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2 张文建;徐露农;;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述评[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3 王依欣;;当前我国“渔家乐”发展模式选择——以浙江省嵊泗县“渔家乐”产业发展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娇;;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仪艳;;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茜;刘琦;;构建陕西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发展陕西旅游业[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孙向军;史东杰;夏艳洁;邵胜男;梁拥军;;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思路及北京市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探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薛熙明;;国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对中国之借鉴[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李坚诚;高凌旭;;南澳旅游资源开发论证[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丹;黄果树瀑布经营应发展“综合”模式[N];贵阳日报;2005年

2 记者 崔立勇;北京的山沟沟成了聚宝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李永利;榆林沿黄旅游应采取“6+2”发展模式[N];榆林日报;2010年

4 李荣祥;浅析我州乡村旅游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张明灿;“一体两翼”发展模式让河南旅游振翅高飞[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陈昌年;对掀起黄山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的启迪[N];黄山日报;2007年

7 ;上海锦旅发展之路:快乐发展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8 省乡镇企业局 陈明;深挖原生文化 选择发展模式[N];湖南科技报;2007年

9 甘肃康辉兰州塞纳河文化传播公司 龚羽飞;旅游商品发展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沈宫石;创新发展模式 做强动漫产业[N];安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柯健;香格里拉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多样性及发展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王新祝;水电旅游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沛;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转换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于倩;论城市会展旅游发展一般模式[D];山东大学;2008年

3 易筱青;湘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沈小芳;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张英;大连会展旅游发展之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颜庭干;基于循环经济的江苏沿江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官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徐露农;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温芳;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雯;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5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75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