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分析日本温泉旅游的发展原因及其对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25 07:01

  本文选题:温泉旅游 + 综合研究所 ; 参考:《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年03期


【摘要】:据日本温泉综合研究所2015年发表的数据显示,日本从北到南共有3159座温泉,每年日本约有1.2亿人次使用温泉,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因而,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温泉产业的发展如日中天,究其发展原因,首先是本身条件优越,多火山、加之频繁的地壳运动造就了日本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是日本国民后天的不懈努力。中国虽说自身条件也不逊色,但目前中国温泉的发展仍处于懵懂探索时期。本文通过对日本温泉旅游发展原因的分析,吸取日本经验中的精华,围绕中国温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建议。同时还指出应该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温泉旅游之路。
[Abstract]:There are 3159 hot springs in Japan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about 120 million people use them each year, equivalent to the country's total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in 2015 by the Japanese Hot Spring Institute. Therefore, Japan has a "hot spring kingdom" laudatory name. The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industry in Japan is like a day in the sky. The first reason for its development is that it has superior conditions, many volcanoes and frequent crustal movement, which has created Japan's unique advantage. The second is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the Japanese peopl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lthough China's own conditions are not inferi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ot springs is still in a period of ignorant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tourism in Japan,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essence of Japanese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tourism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hot spring tour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大连财经学院;
【分类号】:F5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6年01期

2 林中燕;;略论福州温泉旅游品牌的构建[J];引进与咨询;2006年02期

3 傅晓;罗寿枚;;“粤式温泉”营造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4 杨海红;高鹏;;关于温泉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赵敏;;四川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县罗浮山温泉开发为例[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6 吴洁;程道品;;论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4期

7 郭剑英;;浅析温泉旅游的服务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8年34期

8 翁丽玲;;中外温泉旅游研究与开发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8年36期

9 张春丽;王昆欣;;基于休闲经济背景下的我国温泉旅游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2期

10 樊小兰;刘住;;国内外温泉旅游比较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敬;邢晋;;南京温泉旅游发展的机遇与策略——南京大吉温泉旅游论坛综述[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葛华友;;奇妙的汤泉——在南京大吉温泉旅游论坛上的发言[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吴小根;李亚洲;宋福临;;关于温泉与温泉旅游的几点认识[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徐惠蓉;;南京温泉旅游的机遇、差距与对策建议[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傅轶;;温泉聚落开发方式的形成与产品创新路径:社区理论的运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6 林正树;;发展福州温泉旅游的若干思考[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7 张兆干;;泉水搭台 文化唱戏——汤泉温泉旅游之思考[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郭剑英;;服务创新与温泉旅游的发展[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庆友;;南京温泉旅游产品文化发掘与打造[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陆乃高;;创新汤泉小镇形象 扩大温泉小镇影响[A];南方大吉温泉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侯辛;温泉“泡热”休闲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重庆记者站 谢倩;重庆塑造“温泉之都”新形象[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尺木;福州欲创“中国温泉城”[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黄丽;五花八门的海南温泉[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向风;温泉享受与运用的新境界[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林峰 要雁峥;温泉产业的聚集效应与温泉发展的八大趋势[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罗红宝邋方智俊 王严峻;演绎温泉与森林的美妙乐章[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记者 曾立 方科;我市全力打造温泉之都[N];重庆日报;2006年

9 方科;温泉旅游潜力巨大[N];重庆日报;2006年

10 伊永军;重庆10亿打造全国首个特色“山地温泉小镇”[N];中国特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云;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席宇斌;温泉旅游地时空演变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金忠;大连温泉旅游空间整合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傅广海;四川省甘孜州温泉类型、成因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温煜华;甘肃省温泉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者体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0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00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