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知识生产与市民参加——日本地域博物馆论与市民参加型调查
本文选题:日本地方博物馆 + 公共性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摘要】:日本1970年代以降地方博物馆实施的市民参加型调查,为博物馆知识生产的公共参与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实践方法。其实施模式有两个重要的特色:一是专业者(博物馆研究员)与非专业者(市民)建构伙伴关系,共同生产有关地方的科学知识,既是博物馆的研究与搜藏活动,也具有地方环境教育的作用。此外,更重要的是,这是在日本地方博物馆的治理观之下发展出的新技术。日本的地域博物馆论从社会教育的立场出发,强调博物馆的公共价值在于有关地方的知识之建构以及确保市民学习权,更应与市民发展出伙伴关系,协助市民成为面对地方课题的主体。
[Abstract]:In the 1970s,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survey carried out by local museums in Japan provided a different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museum knowledge. Its implementation model has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ne is that professionals (museum researchers) and non-professionals (citizens) form a partnership to jointly produce local scientific knowledge, which is not only a museum's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I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loc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ore importantly, it is a new technology developed under the governance of Japanese local museum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ocial education, the regional museums in Japan emphasize that the public value of museums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knowledge and in ensuring the right of citizens to learn, and that they should also develop a partnership with the public. To help the public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local issues.
【作者单位】: 台北艺术大学;
【分类号】:G269.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歇尔·柯蒂;吴晖;;博物馆——分享知识的地方[J];中国博物馆;1996年02期
2 魏淑民;;博物馆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12期
3 张文彬;;前言[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年Z1期
4 邓宇;;“中国博物馆小镇”挂牌[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1期
5 理智;;论“县县办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1994年02期
6 吕济民;;张謇与中国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1995年03期
7 张誉腾;台湾的生态博物馆:发展背景与现况[J];中国博物馆;2005年03期
8 梁吉生;;博物馆学本土化发展及其今后路向[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张岚;;国际博协——博物馆专业人员自己的国际组织[J];上海文博论丛;2007年01期
10 苏东海;;放眼世界,立足中国[J];中国博物馆;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志远;;博物馆农业文物的档案管理[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2 王宏钧;;展望21世纪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向——修订《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主要指导思想[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3 闵泉;;市场的远与近——市场环境下的博物馆经营管理[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4 甄朔南;;世纪之交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俞剑咏;;前言[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沈晨霞;;博物馆职能的延伸[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7 俞剑咏;;前言[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8 徐学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保管部的教育功能[A];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俞剑咏;;前言[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10 金燕;;浅论当代中国博物馆的服务取向[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盈雁;“防”与“盗”的博弈[N];检察日报;2011年
2 陈宏京;博物馆学真奇怪[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记者 张云宽;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N];湖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尧 陈晓星;服务·体贴·尊重[N];人民日报;2006年
5 潘守永;《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欧洲的新视野》导读[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王昊飞 周慧敏 叶健;博物馆缘何遭“冷遇”?[N];贵阳日报;2006年
7 俞文君;经济体制和民主建设的发展是解决博物馆困境的关键[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易木;民族博物馆组建“联合舰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甄朔南;展示我国博物馆大发展 喜迎第二届博博会[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王明峰;让博物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Kapukotuwa Mudiyanselage Alexander(阿里克);博物馆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巨山;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释见证(古骐瑛);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周飞强;博物馆的悖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赵冠群;故宫博物院中的皇家文化与博物馆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王锐;数字博物馆资源虚拟化与数据集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雁;中外博物馆学专业教育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冯歆宇;博物馆特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孙媛;博物馆的评估与认定[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晨聪;关于我国博物馆创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慧净;中国私人博物馆发展问题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曹温庆;博物馆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陵宇;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现代”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春慧;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金和天;博物馆观众心理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伍亚婕;试论博物馆陈列中的互动体验展示[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1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