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国际旅游岛视角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开发对策

发布时间:2018-05-02 18:41

  本文选题:国际旅游岛 + 生态农业旅游 ; 参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当前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开发现状及其模式类型,试图推动海南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法]从国际旅游岛视角以例证法论述海南生态农业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结果]当前海南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真正建立起自主品牌仅占总数的8.9%,比例不高,且地区间差距明显;海南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特色产业、景观、文化等3个方面对品牌的拉动乏力。[结论]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品牌、打造国际旅游岛具有诸多天然优势,包括自然环境独特、农作物类型多样且观赏价值高、旅游业发展基础好及对外开放历史长等,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进一步挖掘自身内在的优质旅游资源、创新生态旅游产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形态。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Hainan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ode types of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brand development in Haina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ainan's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results] at present, Hainan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only account for 8.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projects, the proportion is not high, and the gap between regions is obvious. Culture and other three aspects of the brand's lack of pull. [conclusion] Hainan has many natural advantages in developing eco-agricultural tourism brand and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including its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diverse crop types and high ornamental valu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 long histor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further tap their own internal high-quality tourism resources, innovate eco-tourism products, impro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ptimize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rich the form of tourism industry.
【作者单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基金】:海南省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课题“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口旅游形象差异化设计实证研究”(HNSKJD16-43) 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2016年度立项项目“海南新村因旅游更美丽——新村镇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及宣传”(WMYC20163225)
【分类号】:F592.7;F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玢萱;;浅谈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和实践[J];现代园艺;2011年07期

2 王新景;;浅谈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对策[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1期

3 刘加凤;;桂林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用地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4 魏莉;汤颖松;;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5 陈艳萍;祁真;;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及开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余培发;;推进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南充市嘉陵区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模式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11年01期

7 关俊利;;基于聚类分析的社区居民对生态农业旅游社会文化效应感知探析——以桂林市红岩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9期

8 金志庚;阳树英;欧阳锴;;近郊和远郊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差异[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9 饶薇薇;赵允;;生态农业旅游 领跑健康时尚生活——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转身生态农业旅游胜地[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年11期

10 蒋莎;;鄂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亮;;浅谈京郊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思路——以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2 刘鸽;;陕西省商洛市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发展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詹顺龙;彭建中;应长发;;南京市六合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定位和营销策略探讨[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4 吴坤明;施泽民;陈友;;江心洲都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5 严贤春;;嘉陵江流域城郊丘陵区“生态农业旅游”垂直景观模式研究[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连 李金龙;庆丰千万元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 高建欣;昆明与台湾将加强农业合作[N];昆明日报;2008年

3 江苏姜堰市河横村党总支书记 张吉韬;建设生态家园 打造绿色河横[N];农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彦春;“特色生态农业游”火了伊和林场[N];通辽日报;2009年

5 山东省临沂职业学院 王一群;临沂市生态农业景区建设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2年

6 南方报业“1+X”联合报道团 谢思佳 吴哲 林旭娜 阮志峰 高远 张瑞 张由琼 陈伟斌 撰文 林旭娜 吴哲 策划 莫高义 张东明 王更辉 统筹 郭亦乐;未来建万亩茶园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N];南方日报;2014年

7 记者 吴文明;生态农业旅游引领农民增收致富[N];东方城乡报;2012年

8 安文;西安镇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小镇[N];盘锦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兰锋 通讯员  邱树青 余福;农业丰收了 旅游红火了[N];福建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易家凡;立才在海南(广州)投资推介会上签下两项目[N];海南农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锋;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综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小娇;基于能值理论的郫县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唐婷;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岚;禹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魏;炎陵县生态农业旅游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贾燕;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D];河北大学;2007年

6 姜晨菡;面向生态农业旅游的协作服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7 张晓璐;张家口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高璐;南充市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35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35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