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本文选题:旅游地 + 乡村聚落 ; 参考:《地理研究》2014年10期
【摘要】:社会空间重构是乡村转型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苟各庄村为例,研究旅游乡村聚落的社会空间重构过程。研究发现:经过25年的发展,苟各庄村在旅游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的社会重构和"空间极化",逐渐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乡土社会"聚落演变成为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具体表现为:村落社会物质空间中,家庭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和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在居住模式上,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在人口结构上,大量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外来务工者和投资者的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极化"特征;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促进了村落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其中,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其主要外部动力,而村落"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村落社会"空间极化"的核心动力。与社会空间重构相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产业发展组织方式,重塑社区文化,对于保持旅游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Abstract]: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space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on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articipatory rural assessment (PRA)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cess of soci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tourist rural settlements by taking Gougezhu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found that after 25 years of development, Driven by tourism, Gogozhuang village has undergone a drastic social reconstruction and "spatial polarization", and gradually evolved from a traditional "local society" with a blood relationship as a link to a tourism service community with economic benefits as the link.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in the village social material space, the family private space gradually reduces, the service and the tourism semi-private and the semi-public space and the public space increases; in the housing pattern, the traditional enclosed mountain courtyard gradually disappears, In term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influx of a large number of outsiders, including tourists, migrant workers and investors, has changed the structure of rural social relations and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ization"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increase of per capita income gap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village social stratum. Among the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large increase of foreign population are the main external driving forces, while the village "micro-location factors", such as residential and internal road traffic, landscape environment (rivers and noise), etc. It becomes the core motive force to accelerate the "spatial polarization" of the village society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strengthened" and "solidified". To adapt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spac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tandardize the wa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reshape the community culture,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village communit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99)
【分类号】:F592.7;C912.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刚;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分解研究[J];人口研究;1999年03期
2 李建民;原新;陈卫民;朱镜德;黄乾;姚从容;吴帆;;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J];人口研究;2007年01期
3 艾大宾,马晓玲;中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J];人文地理;2004年05期
4 彭丽娟;徐红罡;刘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西递古村落私人空间转化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5期
5 秦琴;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7 陈晓键;陈宗兴;;陕西关中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8 雷振东;乡村聚落空废化概念及量化分析模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秦扬,邹吉忠;试论社会秩序的本质及其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7期
10 陈占江;;空间、认同与社会秩序——转型期城中村问题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军波;如何确保我们的权利?——论全球民主的正当性及初步建构[J];欧洲研究;2004年03期
2 曹亚斌;王仲杰;;略论政治安全行为与社会危机[J];攀登;2009年04期
3 吴文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公共性偏离与回归[J];攀登;2010年04期
4 李文峰;刘荣军;;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价值意蕴[J];攀登;2010年05期
5 何颖;史修永;;徐州城市群文化的构建路径探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01期
7 叶岚;;哈贝马斯语境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02期
8 王玉宝;;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分析——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年01期
9 刘康宁;李翔;;教育评估指标结构研究的社会学范式分析[J];评价与管理;2007年03期
10 张玉;;行政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一般应用范式[J];政治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乔家君;刘嘉俊;谢淼;;沿黄典型农区村域空心化特征及其微观机理——以兰考县三个村为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8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长玉;;《资本论》与现阶段我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长盛;董玉祥;;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0年06期
2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3 陈卫;“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4 李建新,涂肇庆;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的特征[J];人口研究;2005年03期
5 刘纯彬;;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J];人口研究;2006年06期
6 郭焕成;冯万德;;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1年01期
7 冯文勇,陈新莓;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J];人文地理;2003年06期
8 邵秀英;田彬;;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9 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中国的男性人口过剩──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03期
10 梁海宏;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解释及其综合[J];社会;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如海;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非农化协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必虎;张晶;;乡村聚落社会的形成、扩展与整合——苏北一个自然村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05期
2 朱平;乡村聚落的发展与保护[J];地理教育;2005年02期
3 张荣天;焦华富;;镇江市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与类型划分[J];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雷振东;刘加平;;整合与重构 陕西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J];时代建筑;2007年04期
5 荣丽华;张立恒;;准格尔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2年07期
6 马少春;付磊;李灿松;武友德;;乡村非农化对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贺文敏;王军;;浅析陕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变迁及问题[J];建筑与文化;2013年10期
8 马亚利;李贵才;刘青;龚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评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9 朱彬;张小林;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04期
10 李娜;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范霄鹏;;新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汪晓春;梅耀林;段威;许珊珊;;城市时代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优化及规划对策——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6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宋若蔚;;延续川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以都江堰某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8 刘安生;陈伟前;胡金燕;;常州市特色村庄规划引导浅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李扬;范霄鹏;;基于区域资源整合的新乡村聚落研究——旅游产业视野下的京郊新农村建设[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复多;;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基础——文化名村规划布局的启示[A];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褚兴彪;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宁;苏南新农村乡村聚落绿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韩思;易县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海峰;512地震后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继珍;类型学在豫西乡村聚落更新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林丽艳;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姚尚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7 周亮亮;金华市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规律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祥熙;四川盆周山区乡村聚落发展度及其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苏小莲;当代移民背景下的乡村聚落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冀亚哲;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市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其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4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4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