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关系格局及博弈分析
本文选题:低碳旅游系统 + 利益相关者 ; 参考:《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从我国低碳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界定模糊、权责不清的现状入手,结合目前国内外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研究成果,提出低碳旅游系统相关利益者的内涵;通过对目前低碳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关系格局的分析,提出我国低碳旅游未来发展的系统利益相关者理想模式;在理想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共时参与模型和差序参与模型对低碳旅游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相关利益者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基于各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低碳旅游行为模式,使低碳旅游走向协作发展的道路。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stakeholders of low-carbon tourism system in China are defined vaguely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re not clear, the connotation of stakeholders in low-carbon tourism system is put forward 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f stakeholders in the tourism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 pattern of low-carbon tourism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l mode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ourism in China, which is based on the ideal model. By using the synchronic participation model and the differential participat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representative stakeholders of low-carbon tourism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low-carbon tourism behavior model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ach stakeholder. So that low-carbon tourism to the road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GXQ4B008)
【分类号】:F590;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2 刘燕;;浅谈生态旅游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以米切尔方法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1期
3 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5 杨立华;;多元协作性治理:以草原为例的博弈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玉国;张春丽;沈淮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苏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宣洋;;淮北市农业生态园产业规划及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3 田晓;;基于BSC的旅游业战略绩效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张萌;杨洁云;张宁;;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安新白洋淀湿地生态旅游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5 罗盛锋;黄燕玲;;桂林漓江东岸低碳景区的发展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6 胡召芹;;浅析我国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关系[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8 周荣华;郭凌;;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有效路径[J];改革与战略;2012年06期
9 周舟;;关于流域协作性治理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2期
10 张海燕;;紫鹊界梯田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表现及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鲁冰清;;浅谈保护地管理模式及我国的模式选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清江;自然资源定价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杨丽;基于产品差异化策略的旅游供应链合作协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程励;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吕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韩哲英;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系统分析与整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张洁;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张向和;垃圾处理场的邻避效应及其社会冲突解决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欢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碧姗;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王灿灿;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姚丹丽;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罗志国;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丽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京郊观光采摘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淳秋红;公共景区产权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文;农民的利益表达与集体行动[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霍丽;东三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3 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4 杨立华;;构建多元协作性社区治理机制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一个“产品-制度”分析(PIA)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5 宋瑞;生态旅游的多重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年02期
7 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年05期
8 陈文婕;颜克高;;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9 李增福;郑友环;;“低碳城市”的实现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10 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来喜;桑海洋;;后“低碳经济”时代旅游发展趋势——“低碳旅游”开发探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魏小安;[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英奇;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怀明;宋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上证180指数的经验证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全福泉;;个人合作建房组织——解决物业管理结症的一剂良方[J];广东科技;2007年05期
3 张安民;李永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背景下的旅游新景区开发动力分析——以平顶山清水河景区的开发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盛亚;单航英;;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高度平衡型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6期
5 王波;;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地和谐发展的进化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08期
6 何莹;;项目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英文)[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钟爱贞;颜晓燕;;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信用体系的完善[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9期
8 谢苏妮;;破解当前房控迷局[J];中关村;2010年10期
9 陈福军;郑丽智;;地方政府食品安全治理职能探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10 邓中美;;代建单位的价值管理研究[J];建设监理;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yN;朱卫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绩效棱柱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罗永泰;卢政营;;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营销倾向研究——一项探索性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郁培丽;蒋国伟;;多委托人多任务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孙伟;张剑锋;李红霞;;基于道德因素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主体博弈探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黎毅;付瑶;黎畅;;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的差异性分析——基于企业特征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东宁;;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党兴华;王方;;企业间关系利益对关系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杨明;林李亚;;过份自信对期权博弈中行动及其价值的影响[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姚鹏;;解决薄弱环节 提高招投标监管效率[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罗桂芬;杨生威;;论农场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的利益协调[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向阳;地产商的企业公民之道[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胡芳洁 整理;地产调控:利益相关者的博弈[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记者 刘艳涛;专家建议:应发挥市场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N];农民日报;2006年
4 吴伯凡;在“赤裸时代”心存敬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任建明;房地产腐败是对弱势群体的掠夺[N];检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涛;万科:好公司的可持续之路[N];经济观察报;2007年
7 ;负责利益相关者[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何北剑;地产骤变中的利益相关者[N];沈阳日报;2005年
9 王辉;房价软着陆=不着陆[N];上海金融报;2006年
10 ;治理能力成为焦点[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平;企业信用营销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焦笑南;公司治理博弈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卫平;“需要体系”视角下企业协同满意战略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王秀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龚宏斌;企业环境责任的利益相关者驱动、响应及绩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张q,
本文编号:1864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6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