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从千手观音造像修复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8-05-10 15:18

  本文选题:千手观音造像 + 文化遗产 ; 参考:《东南文化》2014年02期


【摘要】:建自南宋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宝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宗教等价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长期的气候、地质侵害,已有严重损毁,亟待修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牵头组成的修复工程组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修复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配合使用传统与现代工艺,注重材料的安全性与可逆性。工程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工作方法,在石刻髹漆贴金造像修复办法的研究、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等多个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先进性。此次工程成果可以为以后我国文物修复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形成更加科学、先进的文物保护办法。
[Abstract]:The Thousand hand Quan Yin statue of Dazu stone carvings in Chongqing, built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s a precious and immovable cultural relic with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gious and other values. It has been listed a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nd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y long-term climate and geological encroachment. It is urgent to repair. The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led by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as adopted the combination of restor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ology,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and reversibility of materials. Combin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orking methods, the project has shown some advancednes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research of the restoration method of the stone carvings painted with gold and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cultural relics.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lic restoration concept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more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methods of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划;宋代大足石刻崛起内因探讨[J];四川文物;1991年02期

2 徐琪歆;李元涛;左洪彬;;千手观音造像髹漆贴金层修复方法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3 吴育华;胡云岗;;试论数据采集与虚拟修复在大足石刻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4 王娟;张彭义;向丽;陈卉丽;韩秀兰;冯太彬;;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研究——以千手观音造像环境监测与维护方案为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5 陈卉丽;段修业;冯太彬;韩秀兰;;千手观音造像石质本体修复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晏民;郭明;王国利;赵有山;李玉敏;胡春梅;;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制作古建筑正射影像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孙霖楠;;数字技术之于文物修复的意义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0年01期

3 李红寿;汪万福;张国彬;邱飞;詹洪涛;;影响莫高窟小气候的环境因子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08年02期

4 马晓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J];科技信息;2012年29期

5 樊少荣,周明全,姬利艳;考古文物的数字化过程研究[J];微机发展;2004年12期

6 周涛,邓启兵;2000年宝顶石窟气象特征[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01期

7 胡东波;薛铁宁;王金华;张红燕;;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的贴金材料分析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03期

8 吴育华;王金华;侯妙乐;张玉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岩土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4期

9 杨承磊;张宗霞;潘荣江;孟祥旭;;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7期

10 华忠,鲁东明,潘云鹤;敦煌壁画虚拟复原及演变模拟模型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茹少峰;破碎物体复原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潘荣江;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鹃,杜平,李秀婷;千手观音何以成为正定隆兴寺所供主尊[J];文物春秋;2001年05期

2 刘友恒;正定隆兴寺千手观音手臂问题辨误[J];文物春秋;1994年01期

3 张惠明;科洛特阔夫,H.H.收集的千手观音像绢画─—兼谈公元9-11世纪吐鲁番高昌回鹘宗教的混杂问题[J];敦煌研究;1994年04期

4 田兴玲;马清林;陈卉丽;毛世福;李志林;;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金箔显微结构分析[J];稀有金属;2010年S1期

5 胡东波;薛铁宁;王金华;张红燕;;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的贴金材料分析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03期

6 田兴玲;郑茗天;马清林;李志林;;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多层金箔成分分析[J];黄金;2010年04期

7 王熙祥;丹棱郑山——刘嘴大石包造像[J];四川文物;1987年03期

8 王敏庆;;明代北京大慧寺彩塑内容考辨[J];文博;2010年02期

9 刘长久 ,胡文和;大足与安岳石窟某些造像的比较[J];四川文物;1986年S1期

10 彭金章;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J];敦煌研究;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金华;;金箔与千手千眼观音造像风化破坏的关系[A];砖石类文物保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的前期研究与试验[N];中国文物报;2011年

2 李明明;大足千手观音重塑绝代风华[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记者 杨道彬;给“千手观音”贴金 比做眼科手术还难[N];重庆商报;2011年

4 王俊勇 黄豁;大足惊现新千手观音像[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记者 杨道彬;大足千手观音“病危” 1007只手仅37只完好[N];重庆商报;2011年

6 文宣;薄熙来会见单霁翔一行[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陶卫红;大足石刻遭遇尴尬[N];重庆日报;2003年

8 记者 王雨檬;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抢救性保护维修启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有效管理才是关键[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周少诚 通讯员 段明良;世界遗产亟待抢救性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红燕;重庆大足千手观音贴金软化与回贴修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9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69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