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EMD的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多尺度分析及预测
本文选题:入境旅游 + 客源 ; 参考:《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10期
【摘要】:本文运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对我国近十年来入境旅游客源的时间多尺度特征及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入境旅游客源总量及港澳台同胞客源以3个月季节性波动为主,外国人客源以高、低频周期波动相间发生为主。第二,以周期波动为主且无明显趋势变化的客源市场包括:中国香港、泰国、印尼、美国、英国和德国以3个月周期为主;中国澳门以3、78个月高、低频周期为主;新加坡、马来西亚分别以4、5个月的高频周期为主。第三,具有显著趋势变化的客源市场包括:中国台湾、蒙古、菲律宾、印度、加拿大以显著上升为主,辅以周期性波动相间发生;日本、俄罗斯以显著下降为主,辅以低频周期性波动;法国、澳大利亚以高、低频周期相间波动为主,趋势变化为辅,其中法国为下降态势,澳大利亚为上升态势。文章对我国制定入境旅游相关政策具有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ime and multi-scale of inbound tourist resources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total amount of inbound tourist resources 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compatriots mainly fluctuate seasonally for 3 months, while the foreign tourists are high, and the low frequency periodic fluctuations mainly occur. Second, there are mainly cyclical markets with no obvious trend: Hong Kong, China, Thailand, Indonesia,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Germany with a three-month cycle; Macao, China, with a 378 month high and a low frequency cycle; and Singapore, Malaysia has a high frequency cycle of 4 months and 5 months respectively. Third, the tourist markets with significant trend changes include: China, Taiwan, Mongolia, the Philippines, India, Canada,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supplemented by cyclical fluctuations; Japan, Russia, with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France, Australia is dominated by high and low frequency periodic fluctuations, and the trend is supplemented by trend changes, in which France is in a downward trend and Australia is in an upward trend. The article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to make the relevant policy of inbound tourism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01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163)
【分类号】: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继军;;关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J];大学时代;2006年10期
2 王生鹏,肖星;甘肃海外客源市场现状及发展战略探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李坚,蒋科荣,黄雄伟;湖南]\0山风景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剑;;旅游对客源地、目的地经济影响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5 何仁芳;;论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市境外客源市场的影响[J];桂海论丛;2006年05期
6 德村志成;;访华日本国际客源市场之细分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1期
7 李连璞;杨新军;赵荣;;“时空缩减”背景下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分析[J];人文地理;2007年01期
8 王景林;;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竞争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赵惠娟;胡叶星寒;;基于客源市场分析的“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开发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03期
10 栗洪伟;;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预测探析[J];管理工程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德村志成;;访中日本国际客源市场之细分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2 董晓莉;廖仁静;;次级景点客源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珍珠泉景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月华;孙振楠;;从客源地市场分析谈碑林的营销策略[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燕;苏鹏;申涛;耿铭泽;田良;;海南外省游客客源市场特征初探[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高英伦;;湘西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同林;吴高华;;九华山客源地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憬岗;以新机制带动升级转型[N];海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龚立仁;潜在客源市场成为城市的晴雨表[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王思超 新疆记者站 石承烈;降低对方企业准入门槛[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小清 通讯员 钱旭正 李淑瑶;向北开辟新客源地[N];韶关日报;2009年
5 特派记者 祝勇;两地将加强客源互换[N];海口晚报;2013年
6 记者 金启宁;上半年我国旅游市场继续稳定增长[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孟令晶;稳固现有市场 瞄准高端客源[N];秦皇岛日报;2013年
8 邢浩福 王健生;海南旅游促销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01年
9 杨卫平 袁锦明;面向客源地整合营销[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记者 宋向华;市旅游局不断拓展新兴客源地[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朴秀海;重庆市武隆县世界自然遗产地韩国客源市场开拓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温江;新疆国内客源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3 要轶丽;西安及其毗邻地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旅游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胡宇;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季艳;文化景区客源市场结构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张晓斌;主题公园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孙宝鼎;长白山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邹军;风景名胜区国内客源市场特征及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6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8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