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高速铁路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参考:《企业经济》2014年12期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的全国性建设与运营,旅游城市之间的联动性将得到加强,城市组团发展的新型组织形态优势会越发明显,旅游合作的空间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化,这这对城市群选择旅游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象,对其范围内的13个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后的等变化、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和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析,为京津冀城市群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为、选择旅游开发重点领域、制定符合各地特点的战略目标、实现旅游系统联动提供参考。
[Abstract]:With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igh-speed rail), the linkage between tourist cities will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new forms of organiz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roup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cooperation will also change with it,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13 cities in its scop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ning of high-speed rail, the total amount of tourism economic link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tourism economic links between citie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regional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choosing the key area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mulating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that accord wit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ing the linkage of tourism system.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机理、创新模式与整合战略研究”(批准号批准号:09BJY087)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宰客现象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与监管路径研究”(批准号批准号:HB12GL054) 秦皇岛市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高铁影响下秦皇岛在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变化中的定位分析”(批准号批准号:201407269)
【分类号】:F532;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田;;贝纳丁旅游中心,南斯拉夫[J];世界建筑;1980年01期
2 李伟伟;一首欢快浪漫的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旅游中心述评[J];建筑学报;1990年06期
3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方案竞赛 中规院旅游中心和风景所获得优胜[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3期
4 徐安勇;;抓住两岸“三通”机遇 开创旅游合作新局面[J];中国港口;2010年01期
5 郭光磊;;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8期
6 秦宗秀;;“旅游资本植入”下的村镇规划探讨[J];中华建设;2012年09期
7 莫谢·赛弗第;;罗宾娜旅游中心,澳大利亚[J];世界建筑;1985年04期
8 林兆璋 ,司徒如玉;深圳银湖旅游中心设计手记[J];建筑学报;1986年03期
9 冯召伟;;山东国内散客旅游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3年06期
10 徐锐;;漫谈水库的旅游娱乐效用[J];中国水利;198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苏平;单艺斌;;改善旅游购物环境,发展大连旅游业[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骆东奇;周心琴;邱继勤;;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意义与对策分析——以重庆市为例[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邦厚;;延安旅游升位与规模扩张——感受中引发的联想[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4 李永文;;关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5 王立东;;红色旅游——“人文北京”建设的创新形式[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6 徐德宽;康海钧;;武汉旅游产业应加速实现“四化”[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7 沈建国;;把济南建成山东省旅游中心[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8 杜忠潮;陈书卿;;关中地区旅游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郑耀星;周巧玲;杜凯;魏丹丹;;挖掘区域特色,打造中国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旭东;;关于畲乡风情旅游发展的思考——也谈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发展的思路[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琴;今年旅游热哪头[N];湖南经济报;2002年
2 本报特约评论员;做强大旅游[N];黄山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任振强;瑞士:反思旅游业滑坡[N];经济日报;2002年
4 陈高生;假日经济要加热 旅游投资应跟上[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广西玉林市市长 方皓;开创玉林市旅游业新局面[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唐福勇;旅游业“地方保护”破茧行动待深入[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林兢;自由行:旅游业新宠[N];青岛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郝丽萍 施平 万育 杨超 黄列 丽萍;特区旅游辉煌二十年[N];深圳商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成淇平;我省旅游围绕“三大战略”布局“15683”规划[N];云南日报;2001年
10 李为仁;全力打造觉囊文化旅游中心[N];阿坝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昱之;概念性旅游规划理论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来逢波;民营经济旅游投资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玉宗;城郊旅游开发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大学;2004年
4 赵亚琼;内蒙古地区旅游中心地体系构建以及特征评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田力;四川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何调霞;长三角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及职能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明兰;深圳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田万顷;山地城市旅游开发特殊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健民;乌鲁木齐市老年旅游市场调查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5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2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