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者交通碳足迹空间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3 20:53

  本文选题:气候变化 + 碳足迹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碳足迹分析方法成为碳排放计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旅游业"碳减排"的"计量-减排-补偿"三步走的逻辑主线,其碳排放计量是其节能减排的第一步。旅游作为一种因旅游需求的近似性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移动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空间动态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流动规模、封闭性、不规则性、时空分布等特点。旅游者交通碳足迹研究将旅游者从客源地-目的地-客源地的中观尺度进行考量,具有显著的旅游产业空间运动特征,不仅可以突破现有不同尺度下碳排放研究的割裂,从点、线、面整体认识旅游者交通碳排放,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影响,同时也可以丰富旅游业碳排放的计量理论与方法。本文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旅游线路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客源地-目的地-客源地为核心的旅游者交通碳足迹分析框架,从旅游者总人数、出行距离、交通方式类型等要素构建旅游者旅游线路交通碳排放计量模型,并提出了消费溯源、边界明确和区域共担三项旅游者交通碳排放计量原则。其次梳理了张家界旅游线路中各客源地的游客人数与比例,客源地到张家界的主要线路安排、交通工具使用、涵盖的旅游目的地等基础内容,最后计算了2010年张家界线路旅游者交通碳足迹并绘制其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2010年张家界线路的旅游者交通碳足迹为5 442 839.93kg。其中,长沙、韶山、张家界和凤凰组成的黄金旅游线路占78.44%;芙蓉镇、常德、衡山、桂林、怀化、吉首、神农架、宜昌、凯里等周边其他旅游地占14.1%;武汉、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国内外重要旅游集散地占7.46%。整体呈现集中于湖南省内核心旅游目的地,辐射周边省份重要旅游目的地,涵盖北京、上海等重要旅游集散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Abstract]:Carbon footprint analysis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theo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for carbon emission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the logic line of "metering-abatement-compens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tourism industry, its carbon emission measurement is the first step of it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ourism, as a phenomenon of tourists' collective spatial movement caused by the approximation of tourism demand, is a complex spatial dynamic flow with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irection, flow scale, closure, irregularity, space-time distribution and so on. The study on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ourist traffic takes tourists from the mesoscale scale of the tourist place-destination to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has remarkable spatial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which can not only break through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carbon emission research under the existing different scales, but also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s a whole, we can understand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 traffic as a whole, and can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patial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ourism, and can also enrich the measur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ourism. This paper takes Zhangjiajie tourist rou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the paper construct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ourist traffic, from the total number of tourists, the distance of travel, the core of which is from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to the destination. The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 measurement of tourist route traffic is constructed, an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raceability of consumption, clear boundary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of region are put forward. Secondly, it combs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tourists from each tourist destination in Zhangjiajie tourist route, the main route arrangement from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to Zhangjiajie, the use of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covered, and so on. Finally,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Zhangjiajie route tourists in 2010 is calculated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plotte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Zhangjiajie line was 5 442 839. 93 kg. in 2010. Among them, Changsha, Shaoshan, Zhangjiajie and Phoenix accounted for 78.44m; Furong Town, Changde, Hengshan, Guilin, Huaihua, Jishou, Shennongjia, Yichang, Kaili and other surrounding tourist destinations accounted for 14.1b; Wuhan, Tianj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other important tourist distribution centers account for 7.46. The whole presen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ore tourist destination in Hunan province and the important tourism destin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province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and other important tourist distribution centers.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碳排放计量与预警研究”(编号:2013SK201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青年项目“我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及其驱动力研究”(编号:13B146)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_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2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7期

3 陶玉国;张红霞;;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民;熊育伟;;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低碳物流园区实施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2 许洁;巨杨妮;王文明;张新昌;;废纸再生缓冲发泡材料的碳足迹及碳减排[J];包装学报;2011年03期

3 王昕;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思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4 邹永广;;旅游景区碳足迹测算及其对环境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6 谢园方;赵媛;;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的CO_2排放测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7 宋一兵;;旅游业碳汇潜力研究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8 袁亚忠;杜荣凤;李卫飞;;旅行社线路模块化设计初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陈伯军;赵净;;低碳经济的概念演变及现状与趋势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杨自平;张建春;张华;张晓霞;高志强;;基于PAS2050规范的大麻纤维产品碳足迹测量分析[J];纺织学报;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明;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慧;基于能值分析的植物生物质能评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5 汪辉;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王晓琳;盘江集团煤炭矿区低碳经济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蔡萌;低碳旅游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静;棉纺织品生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张文燕;低碳背景下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彤彤;国家旅游线路评价与初步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迷影;面向企业低碳制造的若干信息服务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3 肖杉;泰安市徂徕山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艳艳;上海对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思羽;浅论GIS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路系统规划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孟美文;碳足迹分析在电力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李梓雯;龙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刘颖菲;大连市旅游者交通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曼;炎陵县“碳足迹”分析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景帅;城市居民消费方式演变与低碳行为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2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3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_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4 樊杰;李平星;梁育填;;个人终端消费导向的碳足迹研究框架——支撑我国环境外交的碳排放研究新思路[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5 陈文颖;代光辉;;广西重点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6期

6 黄艺农;范松;;基于相关利益者视角的低碳旅游发展思路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8 宋增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J];旅游科学;2007年02期

9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年01期

10 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忠明;胡剑波;;国际贸易中的新课题:碳标签与中国的对策[J];经济学家;2011年07期

2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3 李海鸽;吴小根;汤澍;宋福临;;旅游者区域旅游线路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国内旅游者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6期

4 许蔚;;碳标签:国际贸易壁垒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0期

5 隋鑫;邵彤;;气候变化对目的地旅游需求影响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金华;;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旅游地的影响与启示[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7 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伟;;旅游网络营销的功能及其实现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慧芬;陈会敏;裴启云;;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年01期

10 李宏;陈享尔;郭飞;;京城非法“一日游”整治措施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2 胡菊芳;;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李茜;张绍恢;陈敏;;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6 黎清才;杨洪昌;谢考宪;;气候变化的全息统一观[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唐湘玲;吕新;;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淑香;;气候变化对河南粮食安全影响及防御策略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勇;控制气候变化欧美矛盾重重[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陈昌平(作者系州气象局局长);以科学发展观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3 记者 王俊鸣;美仍坚持对气候变化的立场[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刘毅;气候变化导致三江源区生态恶化[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朱隽;气候变化牵动经济脉搏[N];人民日报;2005年

6 杨荣昌;楚雄师院举办雁峰论坛之“减灾防灾与气候变化”高级讲习班[N];楚雄日报(汉);2008年

7 实习生 杨媛媛邋记者 游雪晴;发达国家应拿出GDP的0.7%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N];科技日报;2008年

8 李欣;气候变化对季风影响研究炙手可热[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前高级研究员 郭久亦;地球正接近气候变化的转折点[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张玲;共同担当这份责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连春;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胡良温;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马丽娟;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邬光剑;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1年

9 何云玲;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10 郭井学;基于电磁感应理论的极地海冰厚度探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娜;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慧;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纪道柱;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杰;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鹏飞;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爽;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孟丹丹;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坤慧;河南省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及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婧辉;高山林线树种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熊伟;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1926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26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