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7 16:41

  本文关键词: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teerTourism)、扶贫旅游(Pro-poorTourism)和社会旅游的关注[20-24],政治倾向与道德转向[25,26]等,使旅游规划越来越

1引论:旅游规划理论的国内外探索

近现代规划理论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曹康等人将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源头归纳为:乌托邦主义、集权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实证主义等九类[1]。其中,形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理性规划理论(RationalProcessTheoriesofPlan-ning)是最具影响力的规划理论之一。而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2],当初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基础的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这是近代旅游规划的雏形。较为完整的旅游规划形态是1959年的夏威夷州规划,它使旅游规划第一次成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60年,Gunn参与密西根州半岛北部旅游规划项目,提出了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概念。1972年他出版了《度假地景观:旅游区规划设计》[3],提出了通过规划设计改善旅游环境、增加旅游吸引力及促进旅游发展的程序和方法,并于1979年出版了他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性著作《旅游规划》[4],1988年再版[5]。Murphy于1985年出版了《旅游:社区方法》[2],Getz于1986年发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模型”一文[6],Pearce于1989年出版了《旅游开发》[7]。这些论著不仅揭示了旅游规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使学术界基本上形成共识,即认为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它学科的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都不能替代它。这一时期,在借鉴其它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旅游研究者也提出了系列指导旅游规划的理论,最著名的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8-11]。该理论不仅为旅游地发展预测提供了依据,更说明了旅游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对旅游地规划所提供的指导性。

90年代后,旅游业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这是旅游规划研究与实践全面发展时期。在旅游规划类型研究上,Inskeep提出旅游规划类型结构为:国际旅游规划、国内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度假区以及其它旅游地的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设施厂址规划、建筑和景观工程设计[12]。他还初步建立了旅游规划的标准程序框架,其两本代表作《旅游规划:一种集成的和可持续的方法》[13]和《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14]成为旅游规划师操作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著作。同期世界旅游组织也出版了《旅游度假区开发的综合模式》[15]及《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16]等。这些著作成为旅游规划内容、方法和程序日渐成熟的标志。TazimB.等重点讨论了社区基础上的旅游规划,提出了一种Butler等在《旅游新变化:人、地、过程》中提出了“动态、多尺度、集成的旅游规划方法”[18],这是从规划体系上对以前规划的综合、总结与提高。Burns则根据Giddens总结的旅游总体规划的“五大困境”(国际化、个人主义、左与右、政治权利、生态问题)提出了介于经济发展优先与社会发展优先的第三条旅游规划之路[19],这是对旅游规划方法的改进。而随着旅游研究与开发中的公益旅游(Volun-

多地考虑社会文化问题,也使旅游研究超越了“旅游经济”而全面进入“旅游哲学”的研究层面。

中国正式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建设部门首先进行了风景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等。90年代后,各级政府纷纷将旅游作为龙头(或支柱)产业,各类旅游区、主题园、度假区等相继开发,旅游规划编制与研究得到空前重视与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积极研究与探索,形成了“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产品导向型”,“形象导向型”、“生态导向型”以及“人本导向型”等规划思想与模式[27-30],这对中国的旅游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由于旅游规划脱胎于理性的城市规划,脱离旅游业本身的发展特点,这些规划思想还没能跳出物质性规划的窠臼,使城市规划中“千城一面”的弊病也出现在旅游规划中: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化、旅游主题空心化、目标市场简单化、开发项目雷同化、规划内容单一技术化[27,31-33]等。因此,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正视旅游行为的社会特征、旅游产业的经济特征、旅游者行为的心理特征等,而不能照搬照抄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34]。

综上,旅游规划从理性中走来,物质性、技术性规划特点突出。显然,西方的旅游规划从20世纪初重视旅游场地设计到60年代后的环境景观设计,至90年代后强调“人、地、过程”的协调发展,规划重心逐渐由物质性规划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越来越重视规划中人的个性需求、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旅游规划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日趋明显[35]。然而,这些研究还停留在研究文化的某一方面(如历史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社会公正等)对旅游规划的影响,而没能系统考虑文化因素对旅游规划及旅游整体发展的核心作用与引导。在中国,旅游规划受理性城市规划所倡导的“工具理性”的影响而表现出城市规划化,成为只有建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平面布局等的物质性规划。这使旅游规划形式模式化、规划对象物质化、规划内容技术化,而对旅游客体的文化内涵、旅游区发展主题、旅游消费主体的文化需求等的考量明显不足。特别是把文化因素作为规划系统之外部因素,这明显与旅游活动的精神文化属性相左。从本质上讲,旅游的生产与消费,,一开始就不是物质性的,它表现出强烈的精神性特点。将旅游活动理解为经济学现象,而忽视其作为人生教育手段、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乃至劳动力本身的生产等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舍本逐末的。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而是普通人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旅游业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机构,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模式”[36]。因此,旅游规划的宗旨实为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要的旅游开发而进行的谋划。对于一个旅游规划师来说,规划“旅游空间—休闲空间—生活艺术化空间—人的本质需求空间,应是一个旅游规划者的终极关怀[37]。显然,仅仅物质性规划无法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那么建立基于

“旅游不再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持续的动态解决规划问题和协调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机制[17]。(UNESCO)就明确指出:


  本文关键词: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5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